第591章 《烟火铸剑,岁月缝花》(4 / 12)

加入书签

皮卷成个小小的圈,落在灵韵的窝里,像给它铺了片白毯子。

灶上的水开了,咕嘟咕嘟冒着泡。灵骁把切好的萝卜块倒进去,水溅起来,烫在他手背上,他却没躲,只是盯着锅里翻滚的萝卜笑——去年林恩烨说萝卜汤里要放把清心草才不腻,此刻药箱里的清心草正被灵韵用爪子扒拉着,往灶台这边推,草叶上的露水掉进锅里,激起小小的水花。

灵澈靠在门楣下,看着木牌在风里轻轻晃,“安”字的影子投在地上,被众人的脚步踩来踩去,却始终没散。他忽然觉得,所谓的镇宅,从来不是木头有多硬,符咒有多灵,是张婆婆藏在木牌里的惦记,是灵韵把虫咬的萝卜推过来的机灵,是每个人手里忙着的、眼里看着的、心里记着的那些琐碎,像灶膛里的火,不烈,却暖得能焐热每个日子。

暮色漫进院子时,萝卜汤的香气漫过篱笆,和张婆婆家飘来的炊烟缠在一处。灵韵趴在灶台边打盹,尾巴尖还沾着片萝卜皮;灵昀把那块麻雀羽毛夹得更紧了,星图册上的炭灰印子被他用指尖蹭得发浅;林牧往灶里添了最后一把柴,火星子落在他画的护符旁,像给那歪扭的线条点了个小灯。

而门楣上的木牌,还在轻轻晃,把“安”字的影子,印在每个人的衣襟上,印在铁砧的凹痕里,印在这满院的烟火气中,像个不会褪色的约定。

夜露顺着篱笆爬进来时,灶上的萝卜汤已经炖得稠了。灵骁用陶碗盛出来,每个碗底都沉着两三片清心草,是灵韵刚才扒拉过来的那些,草叶被煮得发绿,把汤染出层淡淡的碧色。

“尝尝。”灵骁把碗往张婆婆送的木牌下递了递,像是在请这木头也沾点热气。林恩烨捧着碗蹲在铁砧旁,萝卜在嘴里抿了抿就化了,甜汁顺着喉咙往下淌,他忽然想起去年张婆婆送的萝卜,也是这么炖的,当时林牧还嫌他喝汤吧嗒嘴,此刻却见林牧自己的碗边沾着圈汤汁,正被灵韵用舌头舔得干干净净。

灵昀把星盘摆在石桌上,借着月光翻到铸剑的星图页。那片麻雀羽毛从书页里滑出来,落在汤碗里,他慌忙捞起来,羽毛上沾着的汤汁在星图上晕出个小圈,正好罩住“初三卯时”的标记。“倒省得我再做记号了。”他笑着把羽毛夹回去,指尖碰到星盘边缘的烟灰,蹭在纸上,倒像给星轨加了道淡墨的边。

林牧往灶膛里添了根湿柴,火苗忽明忽暗,映得门楣上的木牌影子在地上晃。他忽然起身往柴房走,抱出捆晒干的艾草,在院子四角各放了一小把。“张婆婆说,艾草能驱夜寒。”他说着点燃一把,青烟慢悠悠地飘起来,裹着萝卜汤的香,往铁砧的方向绕了绕,像在给那冰凉的铁块也暖一暖。

灵澈靠在廊柱上,看着灵韵把林恩烨掉在地上的萝卜核叼到柴房,埋在艾草堆里——这是它藏食物的老法子,去年埋的红薯干,开春时挖出来还带着点甜。他忽然觉得,这院子里的每个角落都藏着故事:铁砧凹痕里的铁屑,星图上晕开的汤渍,艾草堆里的萝卜核,还有木牌上沾着的、谁也没留意的清心草香。

夜渐深时,众人把碗摞在灶台上,碗沿的汤汁连成串,滴在灶砖上,洇出片深色。林恩烨打着哈欠往屋里走,裤腰上的铜铃叮当地撞着,灵韵跟在他脚边,尾巴扫过地上的木牌影子,像在给这“安”字描边。

灵澈最后一个离开院子,转身时看见灶膛里的火星还没灭,映得那捆艾草泛着点红光。他伸手碰了碰门楣上的木牌,木头的凉里裹着点余温,想来是刚才汤碗的热气熏的。

风穿过篱笆,带着点远处稻田的潮气,吹得木牌轻轻晃。灵澈望着那道“安”字在月光里明明灭灭,忽然明白,所谓安稳,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护佑,是张婆婆送来的萝卜,是灵韵藏起的萝卜核,是每个人碗底沉着的清心草,是这些被烟火泡软的瞬间,像汤里的萝卜那样,慢慢熬出了甜。

而铁砧上的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