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墟灯永昼》(3 / 12)

加入书签

灯换个新家,往后刮风下雨都不怕。”他将灯架稳稳钉在树洞里,又往灯座里添了些新炼的灯油,灯光顿时亮得更暖了。

林牧提着丹炉赶来,炉里飘出阵阵异香:“这是‘安魂丹’,磨成粉混进灯油里,能让魂灵更安稳。”他往灯中撒了些粉末,灯光里立刻浮起细碎的光屑,像无数只萤火虫在飞舞。

林恩烨站在稍远些的地方,剑穗海贝轻轻晃动,目光扫过幽冥河对岸——那里的暗缝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片新长出的芦苇,风过时沙沙作响,像是在唱着安稳的调子。

当夕阳为幽冥河镀上金边,羊角灯的光芒与晚霞交融,在水面上织出张金红交织的网。归墟的星子开始闪烁,青丘的月华悄悄爬上树梢,西漠的沙粒在风中打着旋,人间的炊烟顺着灵脉的轨迹飘向天际。

林恩灿坐在石碑旁,看着伙伴们围着灯说笑,忽然觉得,所谓圆满,从不是终点的盛大,而是这样细碎的瞬间——有人记得种下的草,有人惦记灯里的油,有人守护着看不见的安宁,有人将牵挂酿成岁月里的甜。

摆渡人撑着船渐渐远去,木桨搅碎水面的霞光,留下句悠长的余音:“三界的灯,总要有人添油啊……”

林恩灿望着那盏亮了无数个日夜的灯,笑着应了声:“嗯,我们在呢。”

风穿过忘川,带着彼岸草的香,带着月心草的甜,带着星砂的清,带着药圃的暖,吹向三界的每一个角落。而那盏灯,就这么亮着,照着归途,也照着前路,让守护的故事,在轮回里,永远未完待续。

数年后的一个雪夜,济世堂的药炉正炖着灵髓汤,咕嘟咕嘟的声响混着窗外的落雪声,格外温暖。灵昀抱着个铜盆,里面是刚从同心树下落的雪,正和灵骁比赛谁堆的雪狐狸更像真的。

“你这尾巴歪了!”灵昀用狐爪拨了拨雪狐的尾巴,自己的火红狐尾在雪光里晃得显眼。

灵骁不服气地拍了拍雪狐的脑袋:“这叫威风!你看它爪子,我特意按你打架时的姿势捏的。”

林恩灿坐在廊下,手里摩挲着那盏羊角灯。灯座上的铜罩已有些斑驳,却是灵骁换过三次的新样式,最上面那圈花纹,是灵昀用狐火一点点烙上去的同心树纹样。

“外面有人来。”林恩烨推开院门,风雪里站着个披着蓑衣的少年,怀里抱着个旧木盒,冻得嘴唇发紫。

少年见了林恩灿,连忙打开木盒,里面是块半融化的星冰,冰里冻着片胡杨叶——正是当年青鸟衔来的那片。“我是西漠巫族的,”少年声音发颤,“奶奶说,当年老巫祝的魂灵被灯照过时,这片叶子落进了沙里,如今长了片胡杨林,她让我把新结的星冰送来,说能让灯更亮。”

林恩灿接过星冰,冰触到灯座便化作清水,顺着纹路渗入灯芯。羊角灯忽然亮了几分,灯里的光点欢快地跳动,像在欢迎这跨越千里的馈赠。

灵昀凑过来闻了闻:“有胡杨林的味道!我要把这水浇在月心草上!”

灵骁跟着起身:“我去归墟再取些星砂,今年的星芽长得旺,炼的灯油肯定更好。”

雪越下越大,济世堂的灯却亮得温暖。林牧从丹房出来,手里拿着本新抄的《安魂丹方》,要让少年带回西漠;林恩烨则在收拾行囊,打算开春去青丘看看,那里的小狐狸们该学如何辨识灵脉了。

林恩灿望着窗外的雪,忽然看见幽冥河的方向飘来片雪花,落在羊角灯上,竟化作颗细小的光点,融入灯中的光海。他知道,这是摆渡人在打招呼——忘川的雪,也带着守护的暖意呢。

多年以后,当青丘的小狐狸捧着月华石来添灯油,当归墟的星官带着新凝结的星核焰来换灯芯,当西漠的巫族少年背着胡杨籽来祭碑,当人间的孩童提着亲手做的小灯笼来陪灯说话时,他们总会听见老人们说:

“当年有群人,用颗同心的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