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烟火仙途》(6 / 14)

加入书签

明白,他们要的从不是掌控,而是让每座山门都找回自己的光。望仙门的药香,灵霄门的剑鸣,御剑宗的桥链,丹鼎派的炉烟,符箓宗的符光,星衍阁的星影,万兽谷的兽吟,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才是修仙界最动听的乐章。

夕阳落在凝魂塔上,将五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五根撑起天地的柱子,一头连着仙门的荣光,一头系着人间的烟火。

或许有一天,他们会离开,回到落霞谷看烟火,去东海听浪声,回断魂崖扫落叶。但那些被唤醒的初心,会像望仙门老槐树上的贝壳风铃,在岁月里轻轻摇晃,提醒着每一个修仙者:

仙途漫漫,莫忘来路。

人间烟火,才是真正的仙光。

七大仙门的晨钟同时敲响时,林恩灿正站在望仙门的观星台上,指尖拂过刻满星图的石壁。从断魂崖拾起第一枚贝壳开始,他从未想过会有这一日——七枚刻着各派印记的掌门玉印,此刻正整齐码放在石台之上,玉质温润的光泽映着他眼底的沉静。

“掌门,丹鼎派的新丹方已送来,用凡人草药替代了三成灵材,寻常百姓也能买得起了。”灵澈捧着药经走进来,声音里带着笑意。

林恩灿点头,目光落在最右侧那枚刻着火焰纹的玉印上。那是丹鼎派的信物,三个月前,玄阳子将它放在林恩灿面前时,枯槁的手指微微颤抖:“当年我用三百年灵参炼出的‘长生丹’,不及你让凡人喝上的一碗驱寒汤。这掌门之位,该由懂‘人间’的人来坐。”

符箓宗的玉印沾着淡淡的朱砂痕。那位曾执着于“高阶符篆”的长老,如今每日带着弟子在市集画平安符,粗麻纸画的符虽灵力微薄,却让赶车的车夫、挑担的货郎揣在怀里踏实。他们说,林掌门定下的“符者,护民而非炫技”,比任何咒文都管用。

星衍阁的玉印最沉,上面镶着的北斗星珠,如今指引的不再是仙门运势,而是凡人村落的安危。阁主带着弟子们重新绘制的星图上,标注着“三月需防山洪”“七月有蝗灾”的警示,送到各乡各村时,村长们握着他们的手,粗糙的掌心比任何灵力加持都温暖。

万兽谷的玉印刻着兽纹,边缘还留着灵兽的齿痕。谷主自愿将玉印交出那日,噬灵兽正温顺地帮山民拉犁,皮毛上还沾着泥土——谁能想到,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凶兽,如今成了农耕的好帮手。林恩灿定下的“兽不犯民,民不伤兽”的规矩,让谷里的灵兽第一次真正融进了人间烟火。

御剑宗的剑穗声从台下传来,凌云霄正带着弟子们演练新剑式,招式里少了凌厉,多了护持的柔和。他们如今常做的事,是护送商队过险地,或是帮村民斩断压在屋上的断梁。那枚刻着剑纹的玉印,被凌云霄磨去了锋芒,说这样“握起来不硌手,像握着民心”。

灵霄门的玉印沾着晨露,望仙门的玉印带着药香,连同最后送来的、刻着海浪纹的东海阁玉印,七枚玉印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像七颗落在人间的星辰。

“掌门,该去济世堂看看了,今日新熬的药该好了。”灵昀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小姑娘手里还攥着几个刚从凡人市集买来的糖人,糖衣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

林恩灿拿起那枚属于望仙门的玉印,指尖抚过“济世”二字,忽然笑了。他从未刻意追求过掌控,只是当每扇山门都为凡人敞开,每位弟子都记得“仙”字的左边是“人”,这七枚玉印的归属,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下山时,遇到御剑宗的弟子背着药篓往山村去,丹鼎派的炉烟混着粥香飘过来,符箓宗的孩子们正围着长老学画“驱邪符”——符纸上画的不是复杂咒文,而是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

林恩灿忽然明白,所谓掌控,从来不是将权力攥在手心,而是让每座山门都长出扎根人间的根须。当七大仙门的光,终于能照亮寻常巷陌的每个角落,这掌门之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