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2)(5 / 15)

加入书签

沾着鱼汤的指尖,灵雀则衔来片槐树叶,放在他掌心。林恩灿捏着那片叶子,忽然觉得,这趟从昆仑回来的路,比去时更有意义。那些在仙山习得的草木特性,只有落到人间的药炉里,救了实实在在的人,才算真正活了过来。

云舟载着满舱的鱼香、药香,还有村民们的道谢声,继续往南行。前路或许还有水怪,还有疾苦,但只要药箱里的药还在,心里的暖意还在,这路,就值得一直走下去。

云舟行至长江上空,江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灵雀站在船头梳理羽毛,不时低头啄食林恩灿手中的谷粒。林恩烨凭栏远眺,见下方江面上商船往来,渔歌互答,忽然开口:“你觉不觉得,这人间烟火,比昆仑墟的仙气更让人踏实?”

林恩灿正用竹片将新采的过江藤编成药篓,闻言抬头笑了:“各有各的好。昆仑的灵植藏着天地造化,人间的草木却牵着万家灯火。就像这过江藤,在仙山或许只是普通藤蔓,在人间却能编篓载货,帮渔民讨生活——用处不同,价值却一样金贵。”

“你倒是总能在寻常物里找出道理。”林恩烨接过他编了一半的药篓,指尖划过细密的藤条,“当年在宫里,你给禁军将士炼护心丹,非要加入江边的芦苇根,说‘芦苇能在水里扎根,性子韧,将士们带着它,也能多几分韧劲’,陛下说你是‘把沙场当药圃’。”

“沙场本就该有药圃的暖意。”林恩灿低头续上一根藤条,“刀剑能护疆土,丹药能护性命,缺一不可。你看这藤条,单独一根易折,编在一起却能承千斤——就像百姓和将士,心齐了,才是最结实的屏障。”

灵狐忽然从舱内窜出,对着江面叫了两声。两人低头,见一艘客船正被湍急的漩涡卷住,船身倾斜,乘客惊呼连连。林恩烨正要祭出法宝,林恩灿却按住他:“等等,你看那船家。”

只见船家镇定地指挥乘客往船尾挪,自己则抡起木桨,奋力往漩涡外侧划,虽险象环生,却没乱了阵脚。“他在借水流的力。”林恩灿道,“漩涡外侧水流缓,只要撑住这口气,就能顺流脱困。”

果然,片刻后,客船借着一股水流的推力,缓缓驶出漩涡。船家对着云舟的方向拱手作揖,虽看不清船上的人,却透着股劫后余生的感激。

“你看,”林恩灿收回目光,继续编篓,“人自身的韧劲,有时比法宝更管用。就像炼药,再好的药材,若医者慌了神,也熬不出对症的方子。”

林恩烨望着他指尖灵活穿梭的藤条,忽然道:“昆仑的长老说,你这性子不适合修仙,太牵挂凡尘。可我倒觉得,你这牵挂,才是最好的修行。”

林恩灿编完最后一个绳结,将药篓举起来看了看,藤条间的缝隙匀称,透着股朴实的结实。“我修的本就不是‘忘尘道’,是‘入世道’。”他将药篓递给灵狐当窝,“若修仙修到眼里没了百姓疾苦,那与顽石何异?你说是不是,小家伙?”

灵狐舒服地蜷进藤篓,喉咙里发出呼噜声,像是在应和。江风穿过云舟,带着远处城镇的酒旗香、药铺味,还有孩童的嬉笑声。林恩灿望着天边渐沉的夕阳,忽然觉得,这过江藤编的不仅是药篓,更是他与这人间的牵绊——一根根,一缕缕,缠得结实,暖得真切。

“前面该到扬州了。”林恩烨道,“听说那里的‘回春堂’新来了位坐堂医,专治疑难杂症,咱们去会会?”

林恩灿眼睛一亮,收起藤条:“好啊。说不定能讨教几个新方子,正好添进《百姓方》里。”

灵雀似乎听懂了,振翅飞向扬州城的方向,尾羽在晚霞里划出一道浅淡的金光。云舟紧随其后,载着一船的烟火气,朝着下一处人间烟火,缓缓行去。

扬州城的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回春堂的幌子在风中轻轻摇晃,“悬壶济世”四个金字透着温润的光。林恩灿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堂内传来争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