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稳住心神(2 / 3)

加入书签

>

夕阳西斜时,众人终于散去。

阿竹抱着记满笔记的本子,脚步轻快地往家走;两个少年拿着苏瑶赠送的草药标本,兴奋地讨论着;陈婆婆帮着收拾好药柜,临走时还不忘叮嘱苏瑶按时吃饭。

医馆里又恢复了宁静,只剩下苏瑶和张伯。

张伯喝了杯温水,轻声道:“苏大夫,您这是想把医术传给大伙儿啊。”

苏瑶擦拭着紫檀木脉枕,指尖抚过上面的纹路:“师父当年便是这样教我的,医术本就该在山野间流传。

山里路远,万一有个急症,乡亲们能自救总是好的。”

她望向窗外,夕阳为山野镀上温暖的光晕,田地里的村民们正陆续归家,炊烟袅袅升起,与山间的云雾交织在一起。

张伯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苏瑶的师父也是这样,在诊桌前教年轻的村民识药辨脉,阳光落在师父的道袍上,与如今苏瑶身上的光影重叠在一起。

他轻轻叹了口气:“您师父要是还在,看到您这样,定会很欣慰。”

苏瑶拿起桌上的医书,书页间的紫苏叶在微风中轻轻颤动。

她翻开书,师父留下的批注映入眼帘:“医者,既要懂药性,更要懂人心。”

她嘴角扬起淡淡的笑容,眼中满是坚定。

月光渐渐爬上窗棂,与灯光交织在诊桌上,紫檀木脉枕在光影中泛着温润的光泽,药香萦绕在空气中,带着传承的温度。

她知道,这缕药香不仅要萦绕在医馆里,更要萦绕在每个山民的心中。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阿竹会接过她的石杵,或许那两个少年会带着医术走出大山,或许陈婆婆能教会更多人辨识草药。

而她会一直守在这里,守着这片山野,守着这缕药香,更守着这份医术传承的火种,让温暖的味道与希望一同,在时光里永远流淌。

诊桌一角的铜炉里,新添的艾草正缓缓燃烧,青灰色的烟丝袅袅升起,与窗外涌入的松涛气息缠绕在一起,为这方传承之地镀上了一层温润的底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八名弟子立刻聚拢过来,脚步轻缓却迅,生怕打扰到师父。

他们身着统一的素白道袍,袖口都绣着与苏瑶同款的淡青色药草纹样,只是纹样各异,有的是紫苏,有的是薄荷,有的是金银花,那是苏瑶根据每人擅长的药材特意绣制的标记。

林小婉是弟子中年纪稍长的,也是学得最出色的一个,她穿着一身与师父同款的素白道袍,却在间别了一支小巧的银簪,簪头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紫苏花。

此刻她踮着脚挤到前排,间的银簪随着动作晃出细碎的银光,像是将晨光揉碎了缀在间。

她的眼神专注而明亮,紧紧盯着师父手中的紫檀木脉枕,仿佛要将师父接下来的每一个动作都刻进脑海里。

“今日我们先辨药,再练脉。”

苏瑶拿起脉枕,轻轻放在诊桌上,指尖划过温润的木面,“辨药是行医的根基,若连药材都认不准,再好的医术也无从施展。”

她转身走向药柜,拉开最上层的抽屉,取出几株形态相似的草药,一一摆放在铺着素色棉布的托盘里,“这三株看似相近,实则分属三种药材,谁能先说出它们的名字?”

话音刚落,林小婉便率先开口:“师父,左边这株是柴胡,叶片呈披针形,边缘有细齿,根头膨大,有分枝,气味微香;中间这株是前胡,叶片为羽状全裂,根呈圆柱形,断面有放射状纹理,气味较浓且带苦辛;右边这株是防风,茎秆中空,叶片互生,根头部有密集的环纹,气味辛甘。”

她语平稳,条理清晰,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托盘里的草药。

苏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轻轻点头:“说得不错,再说说它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