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愈坚定(1 / 3)

加入书签

正当苏瑶沉浸在这份想象中时,目光落在了“利水消肿”

的注解上,眉头微微蹙起。

她想起前两个月接诊的一位中年妇女,因产后气虚导致水肿,眼睑、下肢肿胀明显,按压后凹陷许久才能恢复。

当时她按照医书中的记载,用黄芪搭配白术、茯苓为患者治疗,本以为能快缓解水肿,可服药五天后,患者的症状仅稍有减轻,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这让苏瑶十分困惑,她反复翻阅医书,却始终找不到问题所在。

直到后来,她在与镇上老中医交流时才得知,产后水肿虽以气虚为主,但往往夹杂着少量瘀血,若在方剂中加入少量当归活血化瘀,能让气血运行更加通畅,水肿也会更快消退。

想到这里,苏瑶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满是懊恼。

要是当时能更深入地思考病症,不局限于医书中的基础配伍,或许就能更快为患者解除痛苦。

她拿起笔,在“黄芪利水消肿”

的注解旁,认真写下自己的感悟:“产后气虚水肿者,多兼瘀血,单用黄芪、白术、茯苓补气利水,效果欠佳,可加当归少许活血化瘀,使气血通畅,水肿自消。”

写完后,她又仔细核对了一遍,确保每个字都清晰准确,才放下笔。

继续往下翻阅医书,苏瑶的目光停留在“桔梗”

的记载上。

医书中写道:“味辛、苦,性平,归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看到“利咽”

二字,苏瑶的嘴角轻轻上扬,眼中露出欣慰与喜悦的光芒。

她想起上个月,村里的小学老师因过度用嗓,出现了咽痛、声音嘶哑的症状,连说话都变得十分困难。

当时苏瑶便用桔梗搭配甘草、胖大海,为老师煮了一杯利咽茶,还叮嘱老师少说话、多休息。

老师连续饮用三天后,咽痛症状明显缓解,声音也逐渐恢复了清亮。

苏瑶的思绪渐渐飘远,她仿佛看到自己小时候,跟着祖父学习辨认药材的场景。

祖父拿着一株晒干的桔梗,耐心地对她说:“瑶瑶,你看这桔梗,它的根呈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我们常用它来治疗咳嗽、咽痛。

你要记住,每一味药材都有它的用处,我们要好好利用它们,为乡亲们治病。”

那时的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在心中埋下了学习中医的种子。

如今,她不仅能熟练辨认各种药材,还能根据患者的症状灵活配伍,这让她对祖父的教导充满了感激,也为自己在中医道路上的成长感到欣慰。

阳光渐渐移动,在医书上留下长长的影子,苏瑶却丝毫没有察觉,依旧专注地研读着。

她翻到“麦冬”

这一页,医书中对麦冬的描述让她眼前一亮:“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她突然想起村里的王大爷,王大爷常年患有肺燥干咳,每到秋冬季节,症状就会加重,咳嗽不止,还常常口干舌燥。

之前苏瑶用麦冬搭配沙参、玉竹为他治疗,王大爷的咳嗽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未根治。

此刻读到医书中麦冬“润肺清心”

的功效,苏瑶心中有了新的想法:或许可以在方剂中加入少量川贝母,川贝母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与麦冬搭配,既能增强润肺的功效,又能更好地缓解咳嗽症状。

她立刻拿起笔,在医书的空白处记录下这个思路:“肺燥干咳久不愈者,麦冬配沙参、玉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