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o章 清晰认识(2 / 3)

加入书签

/p>

他接过药方,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字迹工整而清晰。

抬头看向门口,第一位患者已经走了进来,是位中年男子,面色憔悴,咳嗽不止。

王庚站起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请坐。”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男子在脉枕旁坐下,王庚伸出手指,轻轻搭在他的手腕上。

指尖传来的脉搏跳动清晰而有力,多年的经验让他很快判断出病因。

问诊、开方、叮嘱,王庚的动作有条不紊,每一个环节都做得一丝不苟。

他看着患者接过药方,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师父常说的那句话:“医者,仁心也。”

春风拂过,后院的柳枝轻轻摇曳,出沙沙的声响。

王庚望着窗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但他也坚信,在师父的教诲下,在这份医者仁心的指引下,他一定能像师父一样,用自己的医术,去救治更多的人,去守护每一个生命的重量。

这日,一位携带家传秘方的老郎中前来切磋。

他取出泛黄的医书,指着其中"

以毒攻毒"

的偏方,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负:"

苏神医,我这方子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你徒弟们怕是没见过吧?"

苏瑶却不急不躁,让王庚取出近期的医案:"

你看这几例蛇咬伤,我们用的是清热解毒的常规方,比你那含砒霜的偏方更稳妥。

"

她指尖划过医案上的康复记录,"

医道不是比谁的方子奇特,是看谁能让患者少受苦楚。

"

老郎中面红耳赤地离开后,张思贞不解地问:"

师父为何不直接指出他的方子害人?"

苏瑶望着窗外新的嫩芽:"

医者争鸣,要以理服人。

他若能回头,便是患者之福。

"

弟子们这才明白,所谓"

精进医术"

,不仅是提升自己,更是要有纠正谬误的勇气与智慧。

夏日的暴雨冲垮了城郊的石桥,一位产妇难产被困村中。

王庚带着药箱,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前去接生。

产妇失血过多,气息奄奄,他想起师父说的"

血脱者,益其气"

,果断用黄芪、当归配伍,又配合针灸催产。

当婴儿的啼哭穿透雨幕时,他瘫坐在泥地里,才现自己的裤腿早已被树枝划破,渗出血迹。

回来后,苏瑶看着他带伤的腿,没有称赞,只问:"

当时怕不怕?"

王庚老实回答:"

怕,怕救不活两条命。

"

苏瑶却笑了:"

怕就对了,怕才会更用心。

"

这句话,后来成了弟子们面对重症时的定心丸——敬畏生命,才能不负生命。

秋分时,医馆来了位游学的医者,带来西域的药材图谱。

苏瑶让弟子们围坐传阅,自己则在一旁批注:"

这安息香,与咱们的沉香功效相近,可纳入药方。

"

她从不固步自封,总说"

医道不分中西,能治病的都是好学问"

弟子们跟着师父学习辨识异域药材,眼界日渐开阔,也懂得了传承不是守旧,是在坚守根本的同时,接纳更多济世的可能。

冬雪覆盖药圃时,苏瑶的身体渐渐不如从前。

可每当有患者求诊,她依旧坚持亲自把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