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5章 意味深长(1 / 3)

加入书签

傍晚时分,诊室里的光线柔和了许多,透过古朴的木质窗棂,洒在青灰色的地砖上。

王庚站在诊桌前,目光落在对面男子因痛苦而微微蹙起的眉头上,心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判断其是脾胃气滞所致的胃脘痛。

这男子刚进来时,步伐有些沉重,一手紧紧按着胃脘部位,眉头拧成“川”

字,额角的青筋都隐隐可见。

王庚见状,立刻起身相迎,示意男子坐下,自己也端正了身子,眼神专注而关切。

待男子坐下,王庚先轻声询问:“您这胃脘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呀?”

男子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虚弱:“大概有两三天了,一开始没当回事,谁知道越来越疼。”

王庚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微微点头,手中的纸笔准备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进一步的问诊中,王庚了解到男子平日里饮食毫无节制,常常暴饮暴食,喜爱辛辣油腻之物。

结合这些信息,再加上切脉时感受到脉象弦滞,观舌象见舌苔薄白,他在心中愈确定是脾胃气滞导致的胃脘痛。

此时,他虽内心稍有紧张,毕竟这是他独立面对患者病情判断的重要时刻,但仍努力保持沉稳,迅在脑海中检索合适的药方。

那些在师父苏瑶教导下、在古籍研读中积累的知识,如潮水般涌来。

《脾胃论》里关于脾胃气滞的论述,师父临床带教时讲解的案例,一一浮现。

他仔细筛选,最终选定了能调理脾胃、理气止痛的经典方子,然后认真地写下药方,每一笔都写得格外郑重。

在这个过程中,王庚想到师父苏瑶平日里的教导。

苏瑶常说,面对患者要时刻保持冷静与专注,因为患者把健康乃至生命的希望托付过来,容不得半点差错。

他暗自给自己打气,绝不能出错,手中的笔仿佛也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苏瑶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她的目光里,既有对弟子成长的期待,也有审视。

她注意到,王庚在与患者沟通时,态度亲切温和,声音轻柔且富有耐心。

这让她想起自己初入医道时,也是这般小心翼翼又满怀热忱。

王庚详细地向患者解释病情:“您这是由于饮食不节制,损伤了脾胃,导致脾胃的气机不畅,所以胃脘才会胀痛。”

他说话时,眼睛专注地看着患者,试图通过眼神传递出值得信赖的力量。

患者原本迷茫又焦虑的眼神,在听到这清晰的解释后,开始有了一丝光亮。

王庚又接着耐心讲解治疗方案:“我给您开的这个药方,主要是调理脾胃,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同时理气止痛,缓解您的疼痛。

这里面的陈皮,能理气健脾,让停滞的气机顺畅起来;木香则善于行脾胃之气滞,止痛效果好……”

他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药方里每味药的作用讲给患者听,就像师父苏瑶曾经对自己耐心讲解那般。

“您回去后,一定要按照药方按时服药,饮食上也要格外注意,尽量清淡一些,避免再暴饮暴食。

像那些辛辣的火锅、油腻的烤肉,最近就先别吃了,多喝点粥,让脾胃缓缓劲儿。”

王庚细细叮嘱着,生怕遗漏了关键之处。

患者原本紧绷的神情,在王庚这一番细致入微的解释和叮嘱下,舒缓了许多。

他原本焦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信任,不停地点头表示明白。

看着患者的神情变化,王庚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医者,当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耐心沟通,能让患者放下焦虑时,那种由衷的成就感。

苏瑶待患者离开后,走到王庚身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