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皇上,廷议炸了(又是一个日万(1 / 4)
次日,紫禁城东阁。窗外的日头已经有些晒人了,殿内却还残留着一丝凉意。
官员们分班次站定,将殿内挤得满满当当。
上首坐着的是首辅黄立极,下首是工部尚书李从心、刑部尚书薛贞、兵部尚书王在晋、户...
崇祯十二年正月,京师雪未化,风如刀割。乾清宫内炭火熊熊,却压不住殿中凝重气氛。王承恩捧着一叠急报立于阶下,面色铁青;骆九跪伏在地,额上冷汗涔涔。崇祯端坐龙椅,手握朱笔不动,目光死死盯住案上那封来自辽东的密信??纸面已被鲜血浸染一角。
“赵文远……阵亡了?”他声音极轻,仿佛怕惊醒一场噩梦。
骆九颤声道:“是……昨夜子时,东厂细作自锦州脱身归来,亲见其尸首悬于城门三日,清军以铁钩穿肩,曝于风雪之中。临终前犹执剑不倒,口中高呼‘大明万胜’!守城将士三百七十二人,尽数战殁。”
殿内死寂。檐角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乱响,像无数冤魂在哭诉。
崇祯缓缓闭眼,喉头滚动,良久才道:“取朕的黑袍来。”
王承恩一怔:“陛下?”
“朕要为赵文远服丧一日。”他说得平静,“传旨天下:追赠骠骑将军,谥‘忠烈’,赐葬八宝山,子孙世袭百户。另拨白银千两抚恤遗属,并命工部在其故里浙江义乌立碑建祠,永享香火。”
话音落下,他又睁开眼,目光已转为寒铁:“清军既敢辱我忠臣,朕便教他们知道,什么叫血债血偿。”
次日清晨,圣旨连发六道:
其一,命秦良翰提督九边军务,统率宣府、大同、延绥三镇兵马共八万人,即刻出塞反攻,目标直指沈阳以西之赫图阿拉??努尔哈赤起兵之地;
其二,命徐光启督造“镇海级”战舰提速完工,原定十艘增至十五艘,限期三个月内下水五艘,余者半年内全部建成;
其三,征调讲习所毕业生五百人编入军中,担任“战术参议官”,负责火器调度、地形测绘与后勤统筹;
其四,开放太仆寺马厩,全国征马一万匹,凡献马者每匹赏银十两,优先供给北伐骑兵;
其五,下令“御史巡察司”全面彻查九边粮道贪腐案,凡克扣军饷、虚报损耗者,不论品级,就地正法;
其六,宣布全国进入“总动员状态”:男子年满十六皆可应募从军,女子可入军工坊织布制衣、炼硝造药,老弱则组织修路运粮。每户若有一人从军,免税三年;二人以上,赐田十亩。
诏书传出,举国震动。河南、山东百姓扶老携幼奔赴兵站,河北妇人自发组成“红巾队”,日夜赶制战袍箭袋。江南富商联名捐银百万两,愿助“复辽大业”。就连昔日讥讽新政的老儒们,也有不少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