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崇祯恩情大派发,江南豪绅来买(2 / 5)

加入书签

议论,说乾清宫的烛火,比万历年间整整多了三倍。

    次日清晨,崇祯召见新任兵部尚书秦良翰。这位曾率神机营平定西南叛乱的老将,如今须发尽白,却依旧挺直如松。

    “秦卿,边镇军屯丈量进展如何?”崇祯开门见山。

    “回陛下,九边十二镇已有八镇完成初丈,查出虚报冒领者共计一千三百余员,其中千户以上军官四十七人,皆已革职查办。尤以宣府最甚,原报军屯万亩,实耕不足三千,余者皆被将领私租与商贾牟利。”秦良翰递上一本册子,“这是涉案人员名单及证据,请陛下御览。”

    崇祯翻阅片刻,冷笑道:“好一个‘养兵千日’,原来是养他们自己发财!传旨:凡侵占军屯者,无论官阶高低,一律削籍为民,田产归还士卒均分;敢抗令者,斩!”顿了顿,又道,“另设‘军屯监察使’,由讲习所毕业生轮值,直接对朕负责,三年一换,不得连任。”

    秦良翰躬身领命。临出殿前,忽听皇帝问道:“你可知为何朕非要动这块骨头?”

    “愿闻圣训。”

    “因为军队若是烂了根,再多的新政也守不住。”崇祯目光如炬,“文官贪墨,尚有法可治;武将失节,则江山倾覆只在旦夕。朕宁可现在痛一阵子,也不能让大明再尝一次土木堡的滋味!”

    秦良翰心头一震,重重叩首:“臣誓死效忠,不负君恩!”

    与此同时,江南局势悄然再生波澜。

    杭州西湖畔一座私宅内,十余名缙绅围坐密议。为首者乃浙江巡抚徐允昭,此人表面支持新政,实则暗中联络旧党残余,意图东山再起。

    “朝廷步步紧逼,连书院田产都要征税,简直是断我等命脉!”一人拍案而起。

    徐允昭压手示意安静:“急不得。如今风声太紧,严?抄家之祸尚未远去。我们要学会蛰伏??譬如这湖中莲藕,看似沉泥不动,实则暗生根蔓。”

    话音刚落,门外仆人慌张来报:“老爷!不好了!衙门前贴出告示,说要普查全城寺庙庵观的香火田,凡无官契者一律收归国有,用于兴建义塾!”

    众人哗然。一名僧人打扮的老者冷笑:“连佛门清净地都不放过,崇祯真是要斩尽杀绝啊!”

    徐允昭却忽然笑了:“诸位,这不是坏事。越是激进,越容易激起反弹。百姓不懂什么公平正义,他们只看眼前利益。若我们能在民间制造一场‘官府抢庙’的恐慌,何愁民心不乱?”

    于是数日后,杭州街头开始流传谣言:朝廷即将下令拆除所有尼姑庵,强迫尼僧还俗配婚,所得田产充作骆九私宅扩建之用。更有画师绘制讽刺图张贴市井??画中骆九身穿蟒袍,脚踏佛塔,手中握着一把写有“免税特权”的金钥匙。

    此事很快传入宫中。骆九怒极反笑:“说我贪图尼姑庵?那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装神弄鬼。”他立即派出东厂密探伪装成香客潜入各大寺院,查访资金往来。

    不出十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