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岐仁堂里暖“寒脾”——装修老板的脾胃虚寒调理记(2 / 3)
像在快熄灭的火堆上浇凉水,怎么会有用?”
正说着,周建军的妻子王秀兰提着保温桶匆匆赶了过来,一进门就拉着周建军的胳膊问:“老周,怎么样了?没大事吧?”
“岐大夫说我是脾胃虚寒,不是什么大毛病。”周建军反过来安慰她。
王秀兰松了口气,转向岐大夫:“岐大夫,您可得好好给他调调。他这阵子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前几天陪客户喝了半斤白酒,回来吐了半宿,第二天还接着去工地,我说他他也不听。”
岐大夫笑着点点头:“嫂子放心,他这病能调好,但得遵医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折腾了。他现在的关键是补脾胃的阳气,阳气足了,阴气自然就退了。我给你开个方子,用理中汤加黑附子。理中汤是《伤寒论》里的方子,由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组成,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专门治脾胃虚寒。加一味黑附子,是因为他不光脾阳虚,连肾的元阳也有点虚了,附子能温补肾阳,助脾阳恢复,就像给脾胃里的火堆添上柴火,让阳气能烧得更旺。”
说着,岐大夫提笔在处方笺上写下:人参三钱,干姜三钱,白术四钱,炙甘草二钱,黑附子二钱(先煎),每日一剂,水煎服。
写完方子,岐大夫又叮嘱道:“光吃药还不够,得配合食疗。你每天早上煎药的时候,取五钱药汁,再用葱白煎一碗羊肉汤,和着药汁一起喝。葱白能通阳散寒,羊肉是温补之品,能补气血、暖脾胃,和药一起吃,能增强温阳的效果。”
王秀兰赶紧从包里掏出小本子记下来:“葱白煎羊肉汤,和药汁一起喝,我记住了。那饮食上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生冷油腻的东西绝对不能碰,酒也得停了。”岐大夫说,“这阵子多吃点温性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山药,炒菜的时候可以放点生姜、花椒,都是温脾阳的。别再熬夜了,晚上十一点前必须睡觉,保证脾胃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运化。”
周建军连连应下:“您放心,我这就给工头打电话,把手里的活儿先交出去一部分,好好在家调理。”
当天下午,王秀兰就按照岐大夫的嘱咐,买了新鲜的羊肉和葱白,回家炖了汤。周建军喝了药汁配羊肉汤,不到傍晚,就觉得手脚开始暖和起来,额头上的冷汗也少了。到了半夜,他按医嘱又喝了一次药和汤,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这是他大半个月来睡得最踏实的一觉。
第二天早上,周建军醒来时,发现自己没出冷汗,身上也不觉得冷了,虽然还有点没力气,但精神头好了不少。他摸了摸肚子,也不胀了,赶紧让王秀兰给他煎药。喝了药汤,又吃了碗小米粥,他甚至能扶着墙在院子里走两圈了。
连着喝了三天药,周建军的脉象明显有力了,不再像之前那样细弱,手脚彻底暖和了,也能正常吃饭了,大便里的未消化食物也没了。他又去岐仁堂复诊,岐大夫给他把了脉,笑着说:“阳气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黑附子可以减点量,再喝三天巩固一下,食疗继续,饮食作息别松劲。”
又过了一周,周建军再来岐仁堂时,已经能自己大步走进来了,脸上带着血色,说话也中气十足。他握着岐大夫的手说:“岐大夫,真是谢谢您!我现在每天早睡早起,喝小米粥,吃山药,感觉比没生病前还精神。以前总觉得年轻能扛,现在才知道,脾胃这根‘顶梁柱’可不能瞎折腾。”
岐大夫拍了拍他的手:“你能明白就好。《脾胃论》里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人活着全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养好了脾胃,身体自然就结实了。以后可别再忧思过度、饮食无节了,不然脾胃再出问题,调理起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周建军连连点头,又跟岐大夫请教了些日常养脾胃的小法子,才带着王秀兰高高兴兴地回了家。那天傍晚,岐仁堂的夕阳格外暖,小宇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