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岐仁堂的温阳传奇:便血乡长的重生之路(2 / 8)
就越来越重了嘛。”
他转身走到药柜前,打开最下层的抽屉,里面放着一沓泛黄的纸笺,都是他师傅传下来的医案。他翻出其中一页,上面用毛笔写着“平胃地榆汤治阴结便血案”,递给林晓:“你看,这是我师傅四十年前治的一个案子,跟你爸的症状一模一样,最后就是用这个方子好的。放心,只要按方用药,再配合艾灸,不出半个月,就能好利索。”
林晓接过纸笺,看着上面工整的毛笔字,眼眶突然热了。他从小就知道岐仁堂的名声,镇上的人不管得了什么疑难杂症,只要找岐大夫,总有办法。现在看着岐大夫沉稳的样子,他心里的慌劲儿总算压下去了些。
第一幕:误诊的寒凉药,差点冻灭体内阳气
三天前,林乡长还在柑橘园里跟村民们一起扛抽水机。那阵子天旱,橘子树的叶子都蔫了,村民们急得直跺脚。林乡长连着跑了三天镇政府,又去县里的水利局申请,总算调来了两台大型抽水机。水顺着渠道流进果园的时候,村民们都围着他拍手,老张还特意杀了只自家养的土鸡,摆了桌酒,说要“犒劳犒劳林乡长”。
“林乡长,您可是咱们的救星啊!”老张端着个粗瓷碗,碗里的土茅台泛着浑浊的黄色,“这橘子要是渴死了,咱们今年就白干了!这碗酒,您必须喝!”
林乡长摆了摆手,脸上带着憨厚的笑:“老张,不是我不喝,我这胃不争气,沾点凉的就疼。再说了,抗旱是我该做的,哪能让你们破费。”
“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旁边的李婶端着盘炒花生过来,“您为了咱们的橘子,天天往果园跑,鞋子都磨破了两双,这碗酒您要是不喝,就是看不起咱们!”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劝,林乡长实在推脱不过,只好接过碗,抿了一口。那酒刚下肚,就像块冰坨子砸在胃里,顺着喉咙往下凉,还带着股酸涩的味道。他强忍着不适,又喝了两口,就赶紧放下碗:“不行不行,实在喝不了了,再喝就得吐了。”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三碗酒,竟成了噩梦的开端。
当天晚上,林乡长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胃里像有只手在搅,疼得他直冒冷汗。到了后半夜,他突然觉得肚子一阵绞痛,赶紧往厕所跑。一蹲下就控制不住地腹泻,拉出来的全是稀水,还带着股腥气。他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找了片家里备用的止泻药吃了,就回炕上去了。
可第二天早上,腹泻不但没停,反而更严重了,一天拉了十几次,最后连站都站不稳了。林晓担心他,要带他去医院,可他却说:“没事,老毛病了,拉两天就好了。再说了,合作社还等着我去安排采摘的事呢,不能耽误。”
就这么拖了两天,第三天早上,林乡长去厕所的时候,突然发现大便里带了血——暗红的血混着黏液,像掺了铁锈似的。他这才慌了,让林晓带他去镇卫生院。
卫生院的王医生是去年刚从卫校毕业的,戴着副黑框眼镜,看了看林乡长的症状,又听他说便血,就拿出个听诊器,在他肚子上听了听,然后说:“应该是急性肠炎,可能还有点肠道黏膜充血,先挂点头孢消炎,再吃点云南白药止血,过两天就好了。”
林晓不放心,问:“王医生,不用做个肠镜看看吗?我爸拉了这么多天,还便血,会不会有别的问题?”
王医生推了推眼镜,有点不耐烦:“年轻人就是大惊小怪,肠炎不就是这样吗?挂两天水就好了,做肠镜多遭罪。再说了,咱们卫生院的肠镜机器还没校准好,做了也不准。”
林乡长也觉得做肠镜麻烦,就点了点头:“行,那就听王医生的,挂水吧。”
可挂了两天头孢,吃了云南白药,林乡长的病情不但没好转,反而更重了。他开始吃不下东西,吃一点就吐酸水,连喝口温水都觉得胃里烧得慌。身上的力气也越来越少,原本能扛五十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