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考研生拒补药险中风,一味古方救急(2 / 3)
,欺负脾土,这才出了这些症状,看着像中风,其实是元气耗得太狠了。”
林舟听得直点头,又有点慌:“那怎么办?我还得备考呢,要是一直这样,肯定考不上了。”
“别着急,先把身体调过来,才能好好看书。”岐大夫站起身,走到药柜前,“你这病,得‘补’,不能‘泻’——得先把脾肺的气补起来,让卫气重新守住皮肤,再清掉肾里的虚火,症状自然就消了。”
他一边说,一边抓药,党参、黄芪、白术、当归……每抓一味,就给林舟解释:“这是补中益气汤的底子,《脾胃论》里的方子,专门补脾气。党参能‘补中益气’,《神农本草经》说它能‘补五脏,安精神’;黄芪是‘补气之王’,能把气往上提,让卫气回到皮肤表面;白术健脾祛湿,你流的清鼻涕、咳的痰,都是湿气,得靠白术把它化掉。”
抓完药,岐大夫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小包麦冬和五味子:“再加上这两味,麦冬能滋阴,五味子能收敛元气,《本草纲目》说五味子‘敛肺滋肾’,正好能清掉你肾里的虚火,还能防止补气的药太燥,伤了你的津液。”
林舟看着药方,有点担心:“大夫,补药会不会让感冒好得慢?我听人说感冒的时候不能吃补药,会‘闭门留寇’。”
“‘闭门留寇’是指邪气盛的时候补,你这是邪气没多少,正气却快没了,再不补,邪气就该往深里走了。”岐大夫把药包好,递给她,“你回去后,把药泡半小时,用砂锅煎,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到剩下一碗药汁,早晚各喝一次,喝的时候温着喝,别放凉。另外,这几天别熬夜了,每天睡够七个小时,早上煮点小米粥,中午吃点山药、鸡肉,补补脾胃。”
林舟接过药包,又问:“那我还能去自习室吗?”
“可以去,但别久坐,每小时站起来活动十分钟,去院子里晒晒太阳——《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晒太阳能补阳气,比你喝多少药都管用。”岐大夫笑着说,“要是觉得累了,就把书放下,闭目养神一会儿,脑子空了,看书才记得牢。”
林舟点点头,付了药钱,揣着药包往回走。路上,他路过菜市场,想起岐大夫说的山药,就买了两根,又买了块鸡胸肉,打算晚上煮山药鸡汤。
回到出租屋,林舟按照岐大夫说的方法煎药。药香飘出来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肚子饿了,这才想起自己早上只吃了个面包。等药煎好,他温了温,喝了一口,药汁不苦,反而有点甘甜味,喝下去后,肚子里暖暖的,像有股热气在慢慢散开。
当天晚上,林舟没熬夜,九点半就躺在床上,居然很快就睡着了,这是他备考以来睡得最香的一觉。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发现自己不打喷嚏了,清鼻涕也少了很多,腿麻的症状也轻了,说话时口水也能控制住了。
他赶紧煮了小米粥,就着咸菜吃了两碗,又煎了药喝,然后背着书包去自习室。路上,他特意绕到公园,晒了十分钟太阳,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连看书时都觉得脑子清醒了不少。
就这样喝了五天药,林舟的感冒彻底好了,腿不麻了,也不流口水了,脸色也红润了许多。他再去岐仁堂复诊时,岐大夫搭他的脉,笑着说:“脉象稳了,也有力了,脾肺的气补上来了。不过你这身子还得养,别考完试就放松,平时还是要按时吃饭、多活动。”
林舟点点头,从包里拿出本笔记本,递给岐大夫:“大夫,我把您说的医理都记下来了,以后我要是再感冒,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对了,我还想问问,要是我身边的同学也有类似的情况,能不能也用这个方子?”
“不行,得辨证。”岐大夫摇摇头,“要是同学平时身体好,感冒了流黄鼻涕、喉咙痛,那是风热感冒,就不能用这个方子;要是跟你一样,平时熬夜、不吃饭,感冒了流清鼻涕、怕冷,才能用。中医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