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张评审的胸口堵,为何消食药越吃越瘦?(3 / 3)

加入书签

,加了车前子、牛膝,能‘温肾化气,利水消肿’,虽也能治,但终究不如现在这样从根上调理省事。”

正说着,街口修车铺的老王头提着个布兜进来,里头是刚摘的冬枣:“岐大夫,张评审,你们也在呢!张评审,你这身子利索了?前阵子见你脸煞白,我还跟我家老婆子念叨,说你准是累着了。”

“托岐大夫的福,好利索了!”张汝翰拿起颗冬枣,脆生生的,“老王头,你上次说你家老婆子胃不好,总吃不下饭,要不带她来让岐大夫瞧瞧?”

“正想呢!”老王头往屋里瞅了瞅,“她总说‘老毛病,不用看’,我回头拽她来。岐大夫,你这医术是真高,不像有的大夫,见了病就开消食药,不管人虚不虚。”

岐大夫笑着摆摆手,剥了颗冬枣:“也不是谁的错,治病就像摸象,有的摸着鼻子,有的摸着腿,得慢慢摸全了才行。张老弟这病,关键是得辨清‘虚’和‘实’——他看着是‘堵’,是实,其实是‘虚’导致的堵,就像灶台没火,锅里的粥熬不熟,看着是粥稠堵了锅,其实是火不够。这时候不能光刮锅,得先添火。”

日头往西斜了,老街上的人多了起来,卖豆腐脑的担子晃悠悠地从门口过,吆喝声老远就能听见。张汝翰揣着剩下的八味丸,手里拎着老王头给的冬枣,心里亮堂堂的。他想起岐大夫说的“脾胃是后天之本”,以前总觉得“忙起来啥都顾不上”,现在才明白,把脾胃伺候好了,才有劲儿干活,才有福气过日子。

岐仁堂的药香混着枣香飘在风里,岐大夫又蹲回天井翻陈皮,竹匾里的陈皮在夕阳下泛着暖黄的光。老城区的日子慢,像砂锅煎药,得慢慢熬,慢慢等,等药效透了,等气血足了,等灶膛里的火慢慢旺起来,日子自然就暖了。这道理,岐大夫懂,张汝翰现在也懂了——治病也好,过日子也罢,都得找对根,急不得,也错不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