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岐大夫妙手化滞柔肝,岐仁堂里还君安康(3 / 5)

加入书签

,就是取它'通腑气'的作用。肝与大肠相表里,肠道通了,肝里的热邪也能跟着排出去,就像给房子开了后门通风。\"

他把药罐递给陈立:\"这药每日三次,每次一袋,用温水冲。记住啊,吃六天停一天,让脾胃歇口气。《脾胃论》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您这病,三分靠药,七分靠养。\"

陈立接过药罐,只觉入手沉甸甸的,像是捧着个宝贝。\"那我平时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管住嘴。\"岐大夫扳着手指说,\"肥甘厚味、生冷油腻都得忌,尤其是冰镇啤酒,简直是给湿热添柴。多吃些山药、薏米、冬瓜这些健脾祛湿的,早上喝点小米粥,晚上喝碗绿豆汤。\"

\"其次,迈开腿。\"阿明在一旁补充,\"每天傍晚去榕树下散散步,别走太快,微微出汗就行。《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天得多活动,让气血动起来。\"

岐大夫笑着点点头:\"还有最重要的,别熬夜,别生气。肝喜条达恶抑郁,您总熬夜动怒,就像给树浇开水,再好的药也救不活。晚上亥时(九点到十一点)就得睡,这时候是三焦经当令,得让身体排毒。\"

陈立一一记下,心里亮堂了不少。他掏出钱包要付钱,岐大夫却摆摆手:\"先拿去吃,见效了再说钱的事。\"陈立心里一暖,这才想起刚才只顾着说话,还没问诊费呢。如今这世道,这样的大夫真是少见了。

\"对了,\"岐大夫叫住正要出门的陈立,\"您要是觉得嘴里苦,就用茵陈和陈皮泡水喝,能缓解些。\"

陈立连声道谢,抱着药罐走出岐仁堂,午后的阳光透过榕树叶隙洒下来,在地上织成金斑,他竟觉得没那么热了,脚步也轻快了些。

药香里的转机

陈立回家后,当晚就冲了一袋化滞柔肝颗粒。药汁呈深褐色,闻着有点像熬糊的山楂水,喝到嘴里先是微苦,咽下去却有回甘,喉咙里凉凉的很舒服。他本以为中药会难以下咽,没想到这颗粒还挺好接受。

第二天早上醒来,陈立习惯性地舔了舔嘴唇,忽然愣住了——嘴里的苦味淡了很多,虽然还有点涩,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像含着黄连了。他赶紧跑去厕所看舌苔,那层厚厚的黄腻苔,边缘居然变薄了些。\"还真有点用?\"他半信半疑,决定按岐大夫说的做。

白天在公司,陈立推掉了晚上的酒局,同事打趣他:\"陈总监今天转性了?\"他笑了笑:\"身体要紧,以后得养生了。\"中午去食堂,他没像往常那样打红烧肉,而是选了清炒冬瓜和山药粥,吃着竟觉得格外清爽,胃里也没像以前那样胀得难受。

下午开会时,他忽然发现自己能集中精神了,不像以前那样听着听着就走神。散会后,他靠在椅背上,摸了摸上腹部,那种隐隐的坠痛感减轻了不少,虽然还有点沉,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像揣着块石头了。

就这样吃了六天药,陈立的变化越来越明显。首先是口苦消失了,早上起来嘴里清清爽爽的,吃馒头都觉得有甜味;其次是体力恢复了,以前爬三楼都喘,现在陪客户爬五层写字楼也不费劲;最让他惊喜的是,腹部的胀痛感基本没了,就算偶尔吃点肉,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难受。

第七天按规矩停药,陈立特意去菜市场买了些山楂和茵陈,按岐大夫说的,泡水当茶喝。看着红红的山楂在水里舒展,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奶奶用山楂干泡水给他喝,那时候总觉得太酸,现在喝着却觉得亲切。

停药这天,陈立反而更精神了,他对着镜子照了照,发现自己眼下的青黑淡了不少,脸色也红润了些,不再是那种病态的蜡黄。\"这中成药还真神了。\"他心里赞叹,决定再去岐仁堂看看。

再次来到青云巷,陈立特意早了些,刚到巳时,岐仁堂刚开门。阿明正在打扫院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