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岐仁堂巧解寒热结 老裁缝的感冒奇症(3 / 3)

加入书签

了。她右眼的红血丝淡了大半,脸上有了血色,手里拎着个布包:"岐大夫,您看我这眼睛,基本不疼了,咳嗽也轻了,就是早上起来还咳两声。"她打开布包,是件新做的棉坎肩,靛蓝色的布面上绣着青云巷的老槐树,"给您做的,冬天坐诊冷,披上暖和。"

岐大夫接过坎肩,针脚细密,槐树叶的脉络都绣得清清楚楚。"您这手艺还是这么好。"他摸了摸布料,"再给您开两剂止嗽散,加些贝母、麦冬,清清余痰,润润嗓子,就彻底好了。"

周秀娥走后,巷子里的老街坊都凑到面馆议论。陈阿婆戴着老花镜,捏着周秀娥之前的药方看:"这附子配菊花,就像冬天下雪开腊梅,寒里透着点暖,暖里带着点清,是这个理儿。"

赵大海送完外卖路过,听见这话插了句:"前阵子我拉货淋雨,又是发烧又是浑身疼,吃了退烧药就怕冷,盖两床被子还哆嗦,是不是也跟周阿姨一样?"

岐大夫正给药炉添炭,闻言回头:"差不多。你那是风寒束表,阳气被遏,得用麻黄汤发汗,把寒气赶出去。但你常年跑外卖,阳气耗得多,汗出透了还得喝点姜枣汤补补,不然容易反复。"

暮色渐浓时,青云巷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像撒在巷陌里的星星。岐大夫站在岐仁堂门口,看着周秀娥的裁缝铺透出暖黄的灯光,隐约听见缝纫机"哒哒"的声响。他裹了裹周秀娥做的棉坎肩,心里琢磨着明天给陈阿婆送些新收的陈皮——老人家冬天总咳嗽,这陈皮配着冰糖炖梨,最是润喉。

雨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缝里钻出来,给青云巷的老屋顶镀上层银霜。岐仁堂的药香混着远处面馆的葱花味,在冷空气中慢慢散开,就像那些看似矛盾的寒药热药,在辨证施治的巧手里,终究融成了护佑众生的暖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