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轮椅上的老镖师与补气玄机(3 / 4)
,就是取其走而不守的特性,能迅速把气送到四肢百骸;加肉桂引经,就像给补气药装了导航,直接奔着寒湿瘀阻的经络去。”
他又叮嘱道:“这药得用砂锅煎,水要一次加够,不能中途添水。肉桂一定要后下,煮太久会挥发药效。喝药期间忌生冷油腻,尤其不能碰西瓜、螃蟹这些寒凉的东西,也别用空调直吹腿。”
“哎,记下了记下了!”高鸣轩连连应承,司机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存药方。
“先吃四帖,四天后您再来。”岐大夫把药方递给他们,“记住了,这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您以后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熬夜奔波了,得学种田的老农,知道休耕养地的道理。”
第四章四帖药与还少丹
四天后,雨过天晴,岐仁堂的门被推开,进来的不是坐轮椅的高鸣轩,而是自己拄着拐杖走进来的他!
“岐大夫!神了!真是神了!”高鸣轩满脸红光,声音也洪亮了许多,“吃了第一帖药,当天晚上就觉得腿肚子暖和和的,以前像绑了冰块,那天夜里竟冒了点汗。第二帖吃完,脚底板的麻木感就轻了不少,能感觉到鞋底的纹路了。第三帖下去,我试着扶着桌子站起来,居然能站稳了!第四帖吃完,今天我就能拄着拐杖走几步了!”
岐大夫让他坐下,重新搭脉,寸关脉沉细之象明显改善,虽仍偏弱,但已不像之前那样虚浮;尺脉也有了些力量。再看舌头,淡胖减轻,齿痕变浅,舌苔也不那么水滑了。
“脉象转和,阳气渐复,好事啊!”岐大夫欣慰地说,“这说明药对症了,脾胃之气开始恢复,阳气能通达四肢了。”
“岐大夫,您这药真是仙丹妙药!”高鸣轩激动地说,“我以前花了那么多钱,遭了那么多罪,早知道来找您就好了!”
“die哪有仙丹,不过是对症罢了。”岐大夫摆摆手,“您这病,邪气虽渐去,但正气还未复,就像打完仗的城池,虽然赶走了敌人,但城墙、房屋都需要修缮。接下来得用丸药慢慢调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他转身从药柜里拿出一个贴着“还少丹”标签的瓷罐:“这是还少丹,出自《洪氏集验方》,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枸杞、牛膝、远志、五味子等药组成。熟地、山萸肉补肾填精,山药、茯苓健脾益气,枸杞、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远志、五味子宁心安神。”
“这药是补哪里的?”高鸣轩接过瓷罐,闻着里面淡淡的药香。
“还少丹,还少丹,就是让您返老还少啊。”岐大夫笑着解释,“它既能补脾胃后天之本,又能补肾先天之本,脾肾双补,气血才能源源不断地生成。您之前耗伤太过,光补脾胃还不够,得把肾这个‘先天之本’也补起来,就像给工厂同时接通两条原料管道,一条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一条是肾中储存的先天精气。”
他翻开一本《本草纲目》,指着上面的记载:“你看,熟地‘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山萸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这些药搭配在一起,补而不腻,温而不燥,最适合您现在虚损之后的调理。”
“怎么吃法呢?”
“每天早晚各服三钱,用淡盐水送服。盐水引药入肾,能增强补肾的效果。”岐大夫叮嘱道,“吃这药期间,还是要注意休息,别太累着,饮食要规律,多吃点山药、红枣、莲子这些健脾的食物。最好每天早上晒半小时太阳,背对太阳,让阳光晒在后腰的肾俞穴位置,这叫‘采日精’,对补肾很有好处。”
高鸣轩连连称是,千恩万谢地走了。此后一个月,他按时服用还少丹,每天拄着拐杖在小区里慢慢走几圈,饮食起居也规律了许多。
一个月后,高鸣轩再来岐仁堂时,已经扔掉了拐杖,虽然走得还不算太利落,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