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少年咳血之谜与虚实真假(3 / 4)
居不节,更是心思过重,欲火妄动。《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你得把心里那些杂七杂八的念头放下,就像给烧干的锅子撤掉火,不然补再多阴也没用。”
送走曹老板父子,伙计忍不住问:“师父,安初这病看着凶险,能好吗?”
岐大夫望着药方,缓缓道:“他年轻,底子虽虚,但只要肯听话,先清后补,标本兼顾,还是有希望的。怕就怕好了伤疤忘了疼,再去折腾身子,那就是神仙也难救了。你看这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补的是真阴,泻的是邪火,做人做事也得像这方子一样,懂得节制,才能长久啊。”
第四章月余康复与三年之约
头三帖药吃完,安初的咳嗽果然轻了些,夜里盗汗也少了。岐大夫把早间方里的瓜蒌霜减了一钱,加了二钱百合,润肺之余更添安神之功;晚间方则照原方继续服用。
十几天后,安初再来时,脸上总算有了点血色,咳出来的痰虽还有些黄,但脓血已经基本不见了,腥臭味也淡了许多。脉象依旧偏洪,但重按之下没那么虚了,右寸脉的急数也缓了些。岐大夫把早间方换成了沙参麦冬汤加减,去了橘红、桔梗,加了玉竹、天花粉,侧重滋养肺胃之阴;晚间方则把熟地加到六钱,五味子加到一钱半,增强滋肾敛肺的力量。
“现在痰火渐清,就要以补为主了,但补的时候还得防着余痰未净。”岐大夫对曹老板说,“就像打扫屋子,大垃圾清走了,还得慢慢擦桌子扫地,不然灰尘积久了又会成灾。”
安初这次真的听了话,不仅按时吃药,还把手机使用时间大大减少,晚上准时睡觉,饮食也变得清淡。曹老板看着儿子日渐好转,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逢人就夸岐仁堂的医术高明。
一个月后,安初再来复诊时,已经能自己走路,气色好了不少,体重也长了几斤。咳嗽基本止住了,只是偶尔晨起会有几声干咳,痰也变成了白色稀痰。脉象洪大之象已去,转为沉细略数,右寸脉趋于平和。岐大夫笑着说:“如今是‘邪去正安’了,早间方可以停了,晚间方再吃半个月,改成每天一帖,之后就用六味地黄丸水丸,每天早晚各服三钱,再巩固两个月。”
“多谢岐大夫!”曹老板感激涕零,非要塞红包,被岐大夫挡了回去。“医者父母心,安初能好起来就比啥都强。”岐大夫拍了拍安初的肩膀,“记住了,年轻不是挥霍的本钱,就像地里的庄稼,年年透支地力,早晚要减产。你这肾水就像地里的井水,得省着用,才能细水长流。”
安初郑重地点点头:“岐伯伯,我记住了,以后一定好好爱惜身体。”
接下来的两年,安初果然没再犯病,还考上了省城的大学。每年寒暑假回来,都会跟着曹老板来岐仁堂看看,有时带点土特产,有时就是过来聊聊天。岐大夫看着他渐渐长壮实,心里也欣慰。
然而三年后的一个秋天,岐仁堂又一次迎来了神色慌张的曹老板,只是这次,他身后没跟着安初。
“大夫……安初他……他又病了……”曹老板声音颤抖,眼圈通红,“跟以前差不多,咳血,消瘦,可这次……吃啥药都不管用了……”
岐大夫心里一沉,跟着曹老板赶到他家。只见安初躺在床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面色黧黑,呼吸微弱,咳出来的痰带着暗紫色血块,腥臭味比上次更重。一搭脉,脉象浮大无根,按之欲绝,右寸脉散乱如解索。
“他……他是不是又熬夜了?”岐大夫艰难地问。
曹老板抹着眼泪:“别提了!上了大学没人管,仗着身体好了,又开始胡来,整天泡在网吧,还……还交了好几个女朋友,私生活也不检点……我骂他他也不听,说年轻没事……上个月开始又咳,我带他看了好多大夫,吃了您以前开的方子也没用……”
岐大夫看着安初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