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长城上的那个男孩(2 / 3)

加入书签

上完美地交汇了。

    ……

    一周后,美国。

    这一期的《时代》周刊摆上了全美各大城市的报摊。

    封面上,正是那个站在长城上喝可乐的华夏男孩。

    标题只有一行大字:《红色华夏的新味道》。

    这张照片像一颗深水炸弹,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他们脑海中的“红色华夏”是灰暗的、严肃的、充满敌意的。

    但这个男孩的笑容,那罐他们最熟悉的可口可乐,瞬间击碎了这种刻板印象。

    “看啊,他们也和我们一样!”

    一位俄亥俄州的家庭主妇在超市排队结账时,指着杂志封面即使对身边的朋友说,“那个孩子笑得多可爱,就像我的小比利第一次喝可乐时一样。”

    华尔街的精英们则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

    “这意味着那个庞大的市场正在打开大门。”

    一位投资银行家在早餐会上挥舞着杂志,“如果他们开始喝可乐,接下来他们就会需要福特的汽车,还有我们的贷款!”

    民意,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逆转。

    最新的盖洛普民调显示,支持华美关系正常化的比例,在一周内飙升了十五个百分点。

    ……

    然而,大洋彼岸的北京,气氛却骤然紧张起来。

    “这是什么?这是出洋相!出到了全世界面前!”

    还是那个熟悉的会议室,还是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干部。他手里挥舞着那本空运来的《时代》周刊,气得浑身发抖。

    “一个华夏的孩子,站在我们的万里长城上,喝着美国人的饮料!这成何体统?这是在宣传什么?宣传我们向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投降了吗?”

    这一次,压力直接传导到了最高层。

    保守派的声音甚嚣尘上,要求立刻停止可口可乐在华的一切销售活动,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中粮”那边也顶不住了,给陈山发来了紧急电报,表示可能不得不暂时将剩下的可乐全部封存。

    香港,和记大厦。

    陈山看着桌上的《时代》周刊,并没有惊慌。相反,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危机,就是转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