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制造机会(1 / 2)

加入书签

这一年新年,林向安因要备考会试,无法回乡,和家人团聚。

不过他早早就做了安排。

让跟着出来的众人,想要回乡的,提前交接手头事务,可跟着镖局押送的商队一道返乡。

林家这边,他则让林桥带着王和忠回去团聚。

至于林嘉月,为何被留下?

那是因为返乡的队伍里清一色都是男丁,没人能照料她。

原本王芹、李周二人也打算同行,可事到临头,王芹被李嬷嬷察觉身体有异,看过大夫后,才确定怀孕了。

自从进京后,王芹反倒没再做粗重活,而是在李嬷嬷指点下,开始学习礼仪、识字读书,还慢慢接手宅院的管理。

起初她学得极为吃力,常被李嬷嬷训斥。

但她从不气馁,反倒愈刻苦,仿佛抓住了某个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林向安对此并未多言,只让她与林嘉月一同学习。

林嘉月比她小,学的比她快多了。

即便这样,时常落后,却从不灰心。

后来林桥负责店铺事务,宅院内外的杂务便由王芹与林嘉月共同打理,李嬷嬷在旁协助提点。

她明白自己未必能长久掌家,却依旧格外珍惜这段时日。

凡事认真,学得非常用心。

生活有了奔头,人也就有了光气。

而李周也因为林向安对她的态度,不再像在婆家那样一言不合就拌嘴。

两人的感情也好了很多。

这不,人心情愉悦了,不惦记孩子的事后,孩子竟无意间来了。

这意外的喜讯,让夫妻俩打消了回乡的念头。

王芹留下,自然也就没人能陪林嘉月返乡。

况且林向安不放心让妹妹随外人同行,便决定让她暂留京中。

王和忠毕竟是男孩子,又有过一次远行经验,如今身子骨结实,还略懂医理,再加上有林桥照应,林向安便放心得多。

李文山也一同回去。

至于王和信与宋桐,则留在京城。

巧的是,正准备安排行程时,赵泽的小舅舅李砚之进京,给大舅舅送年礼。

这一趟,他还带来了家中两个女儿。

意图再明白不过,是想借机在京中为她们寻个好人家。

如今的宁国公府早已不似往日风光,府中人行事也格外低调,极少在人前露面。

因此,这次相看之事,李砚之便拜托了大嫂谢夫人出面帮忙。

说起来,若论近来京中最受人谈论的青年才俊,林向安几乎是众人第一个想到的名字。

一个外地举人,凭一己之力闯出局面。

不仅在京中立稳脚跟,声名更盖过不少世家子弟。

只是,林向安未金榜题名,而无心亲事。

众人虽惋惜,也无可奈何。

当然,京城才俊众多,并不止他一人。

李砚之和李宝珠姐弟俩,素来感情比较好,这次入京,便携两位女儿登门拜访。

席间闲谈,话题自然而然转到两个女儿的亲事上。

两位姑娘年纪相仿,一嫡一庶。

李宝珠见过后,暗暗打量,心中已有几分盘算。

林家眼下虽刚在京中立足,但林向安并非常人。

以他的才干与谋略,日后定能扶林家更进一步。

若此时与林家结亲,未尝不是一桩好事。

撇开林向安,那林桥便成了合适的人选。

听说林家也为他物色过几次姻缘,却始终未定。

从林向安把粮行交给林桥来打理,就说明对这位兄长的信任,以及看重。

林桥,出身虽然不好,但在林家一视同仁。

他却事稳重,性情厚道,倒也配得上自家外甥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