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废仙入佛十(2 / 2)

加入书签

利的般若智慧,斩断所有细微惑业,直达彼岸。

“此《金刚经》,乃是破执之剑,修行中人,最易执着于空、执着于有、执着于境界、执着于果位等等诸般烦恼,此经便是要你连这执着也一并放下,心无所住,方能生起真正的清净心。”

此外,长老还传授给徐景行一部与《净土往生咒》相关的观想法门,这是净土宗的根本法门之一,教导弟子如何通过持咒、观想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凝聚信愿之力,净化身心,为未来积累资粮。

在获得这些只有内门弟子才可修行的高阶经义后,徐景行的修行道路,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他每日于禅院中跏趺而坐时,不再仅仅只是止念,而是开始修习《楞严经》中的观照法门,心神沉入一种更深沉的定境中,如同明镜,清晰地照见自身念头的生灭以及情绪的起伏,甚至体内佛元与那深藏在木灵根上的功德明火,也有了微妙的互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修行了来自《楞严经》上的观照法门后,徐景行对自身力量的掌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入微境界,他那后天修补好的变异木灵根,与佛元的融合,也越圆融无碍。

倒是《金刚经》的修行,让徐景行没有立刻就有收获,虽经文字字珠玑,有能破除一切的般若智慧,与他历经无数世界,看透繁华虚幻的心境高度契合,但这篇经文,极其讲究悟性,哪怕是他,也得细细研读,才偶尔生起豁然开朗之感。

当然,许多修行上的细微滞碍,在徐景行真正开始参悟《金刚经》后,便悄然消散,他的心,也因而变得更加通透更加无所挂碍起来,连带着先前于经文中领悟的那拈花一笑的佛法神通,也愈自然深邃,仿佛真的蕴含了一丝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的禅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