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这才是我们的生活(2 / 2)
觉上扬,指尖拂过粮票上的字迹,忽然明白陆时砚说的“住进生活”
,不只是衣服,还有那些被小心收藏的记忆。
深夜的走廊传来脚步声,陆时砚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脱下沾着夜露的外套,手里拿着个保温桶,“秦峰说你们还在忙,让老巷面馆留了阳春面,加了双倍葱花。”
他走近时,苏晚才现他衬衫口袋里露出半截纸条,上面是打印的网友评论,用红笔圈出了一句:“这才是我们的生活,不是橱窗里的摆设,是能揣着烟火气走一辈子的衣裳。”
“这句话说得好。”
陆时砚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纸条,把保温桶放在桌上,“我让技术部做了词云图,‘生活’‘回忆’‘家’是出现最多的词,比‘设计’‘时尚’还多。”
苏晚打开保温桶,葱花的香气漫出来,混着设计室里的艾草香,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厨房。
“以前总怕自己的设计太普通,不够惊艳。”
她舀起一勺面,热气模糊了镜片,“现在才懂,普通里的真,才最惊艳。”
陆时砚在她身边坐下,看着她手机里不断刷新的评论,忽然说:“明天去趟静安寺吧,3路车的老站台还在。”
他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着,“那位老先生说的修鞋摊,秦峰找到了旧址,现在改成了咖啡馆,老板还留着当年的修鞋机。”
苏晚的眼睛亮起来,像找到了新的星光。
“可以在加单款里加个‘老物件纪念章’,每个章都刻着不同的故事地点,比如‘静安寺站台’‘弄堂修鞋摊’‘报亭拐角’,让拿到衣服的人,能顺着线索找回自己的记忆。”
窗外的天色泛起鱼肚白时,设计室的白板上已经贴满了便签。
“加单款新增绣片:修鞋摊、粮票、老藤椅”
“所有内衬绣上微型地图,标着故事生地”
“随包附赠‘记忆收集卡’,让顾客写下自己的故事”
……每条便签旁,都画着个小小的笑脸,像给生活盖了个温暖的邮戳。
客服电话又响了,这次是个年轻男孩,声音带着哭腔:“我能订件绣着老电话号码的t恤吗?那是我妈走之前用的,我总怕忘了……”
张姐刚要回答,苏晚按住了她的手,接过电话轻声说:“可以的,我们会用最细的线绣,保证洗多少次都不会掉。
对了,能告诉我们那个号码背后的故事吗?我们想让它在衣服里,继续活着。”
挂了电话,设计室里响起细碎的掌声。
刘经理擦了擦眼角:“我算是明白了,咱们哪是做衣服啊,是给生活做了个温暖的盒子,让那些舍不得丢的回忆,有地方好好待着。”
苏晚望着白板上的便签,忽然想起母亲说的,好衣服会“呼吸”
,能装下日子里的喜怒哀乐。
她拿起马克笔,在白板最上方写下一行字:“这才是我们的生活——带着点褶皱,沾着些烟火,却能穿成一辈子的念想。”
晨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字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像老电影里的定格画面。
陆时砚看着苏晚的侧脸,她的睫毛上沾着细小的灰尘,却比任何珠宝都动人。
他悄悄拿出手机,拍下这行字,了条朋友圈,没有配文,只加了个星星的表情。
手机屏幕亮起时,苏晚看见他的朋友圈下,秦峰已经点了赞,评论里写着:“陆总,热搜在涨了,这才是我们的生活已经到第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