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千阳山叙话(2 / 4)
p>王尚书一听,觉得也有道理。
他讷讷地问:“王院长,那送什么合适?”
王院长笑笑:“善先,这事还得着落在你身上。
你去青衣君祠,给老夫拿四盆牡丹,其中两盆白牡丹,四盆兰草,这个随意,送鲜花,他最喜欢了。”
王尚书听了,点点头:“王院长,当然可以。
在下还有个想法,您看那张大人家里也不算富裕,他们家那些文具字画在那里闲着也没啥用。
您问问他肯不肯出手,有人出大价格。
也不用上市场,就是悄悄地把钱送去,拿了东西就走,外人绝不知道。”
王院长气得吹胡子瞪眼:“王善先,你懂不懂文人风骨?这么多年怎么都没学会,竟学会市侩那一套。
张祭酒那人,宁肯饿死了也不食嗟来之食,宁肯穷困潦倒,也不可能做买卖商贾。
你让老夫劝他卖字画、文房四宝,他还不得把老夫赶出来。”
王尚书分辩:“不卖就不卖嘛,干嘛这么生气,不值当的。
再说了,字画放在那里,没人知道好赖,又不当吃又不当穿的,有啥用啊?”
王院长喘气半天,忽然道:“善先,非得要张老的字画吗?老夫的画不大行,字也不差啥,想当年可是跟着国子监的孙博士苦练出来的。
孙博士的字在东陈国也是一绝,如今恩师荣休了。
老夫寻思让他挥余热,硬是弄来千阳教书法了。
他每天练字,写的字快把他的宿舍装满了。
要不,你考虑把孙博士和老夫的字拿去卖,收益了,捐给一半,我们自己也得点好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尚书道:“那也可以考虑,不过,有个老客户王元娘跟我家关系交好,结拜义妹,家里的几个孩子在千阳读书,他们的学费按最低档算呗。”
王院长瞪他一眼:“老夫还有两个学生,字画也不错,就是没什么名气,能不能也一起代卖。
老夫相中他们做未来女婿,总要找个借口亲近亲近。
你应了这事,元娘那事就办。”
王尚书想了一下,还有两个庶妹年龄不小,高不成低不就的,好容易嫁出去一个,还和离归家了。
问了一句:“去年春天听说善唯归家了,她嫁的那家为啥和离了?”
王院长道:“就是嫌贫爱富势利眼呗,母亲过世,老夫丁忧,家里失了势。
这千阳是清水衙门,只能摸得着书本和笔墨纸砚,你母亲厌烦庶出子女,嫁妆简薄。
善唯又老实巴交的,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过了门,公婆使唤如婢女,那女婿冷嘲热讽,不肯近身,只跟小妾鬼混。
夫妻好几年,也没个孩子,更没相处出来感情。
后来,女婿说想另娶高门,公婆推说善唯无所出,准备休弃,逼的善唯说出实情,一头碰在他家大门上,头都磕破了,几乎要了小命。
那家害怕了,只得改为和离,好歹把善唯送归娘家,嫁妆也还了。”
王尚书听了生气:“还有这等缺德的人家,那家是姓陆吧,跟前太子妃还沾点亲戚。”
王院长点头:“是啊,河南陆氏也是世家豪门,善唯是庶出,能攀上这门亲事,老夫也是喜出望外,什么也不敢计较。
不成想,陆家原来这样混蛋,难怪太子妃当不成了,该!”
王尚书道:“世家大族,人数众多,自然良莠不齐。
善唯摊上这样的劣品,离了更好。
就是不知道父亲现在看上的学子是个什么情况?”
王院长道:“你说得对,世家大族里面情况复杂。
这个学子姓顾,顾廉,字拾光,三十岁,是吴郡顾氏的一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