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得来全不费功夫(1 / 4)

加入书签

皇帝心里有数,女子给谁不是给,无非是看他老迈,跟了他没啥前途罢了。

虽然知道是人之常情,也不免心生恼恨,暗暗记了一笔,朝廷也是该换点新鲜血液了,这些人位高权重,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了。

皇帝也厌烦了皇后,朕还活着呢,她就这么折腾,要是朕哪一天没了,她还不得上天。

朕的儿女、嫔妃,还不得让她挨个玩死,这个女人不能留。

现在留着她多少还有点用,等那天朕定好接班人,就是处置她的时候。

如此折腾了一个多月,皇帝的旨意下来了。

前几道旨意,是给之前记在心里的几家人的女孩赐婚。

那几家人把自家女孩送到宫里后,家里都不消停,为女孩们的前途担忧。

这几道圣旨一下,各家人松了口气,皇帝这次指婚还是认真考虑过的。

表面上看,至少年龄相当,且门当户对,亲家之间也没什么大矛盾。

几家家长真心实意地进宫谢恩,再次歌功颂德表忠心,把皇帝哄得十分开心。

接着有两道恩旨,交给松年亲自监督办理的。

先把宫里未侍过寝的妃嫔写了名册,交尚宫局核实后呈给皇帝,有五十九人。

皇帝批注:未侍寝的后宫女子,愿意出宫的,允许携带随身低于五千贯的个人财物返家或自谋出路。

再把所有女官与宫女清查一下,年龄过二十七岁的有一百三十五人,问本人意见,能放出去的全放出去。

有七十四人愿意出去,特旨可携带自己的俸禄和积蓄出宫,有家的归家,无家可归的允许自立女户。

马太监虽然称病出宫修养了,在宫里还有偷偷认下几个干儿子,一些旧交,休息很是灵通的,他一知道这事,就让人去找王侍郎来府上喝酒小聚。

王侍郎跟马太监交情一直很好,双方都觉得对方可交。

王家忙完秋收种上下一季庄稼,这会儿也有空,皇帝的举措让人松了一口气,王侍郎心情不错,一听相邀,就来跟好友喝点小酒。

刚喝了几口,马太监道谢:“王老弟太仁义了,这两个月,三天两头让人给咱家送果子。

咱家这心里头啊,真是暖和。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咱家也给王侍郎解决个事。”

王侍郎听了,眉毛一扬:“哎哟,马哥您快说呀,什么好事?”

马太监道:“前年,你不是收了二十个护卫吗?允诺给人家成家立业。

去年中秋,你到我这里送节礼时又说了一次,还说不好找人。

现在怎么样了?找着人没有?”

王侍郎一听就头痛了:“马哥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不好找呢。

原以为没多大事,随便找几个女子还不容易,再不行去牙行买几个。

可是细想想,随便找还真不行。

那二十人都是奴籍,且来历不明,找女人没有娘家的最好,省得无事生非。

那二十个人,长得精壮,又十分能干,以一当百,以后还用得着,找的女人不能是窝囊菜,不然太对不住他们了。”

马太监道:“眼下有个巧宗,皇帝开恩,把宫里未侍过寝的妃嫔放归,还有一批大龄宫女和女官也放出来了。

当过妃嫔的多是有家有业的,咱们高攀不起,那些宫女和女官中间应该有合适的。”

王侍郎一听来了精神:“马哥,这事好办吗?”

马太监笑道:“那要看谁去办,咱家出马,当然好办。

说句实话,那些宫女、女官到了这个年龄,早错过了花嫁之期,娘家的老人也多不在了,其他兄弟姐妹各自成家,谁也靠不住。

说可以自立女户,不是万不得已,谁爱立女户啊?女户一样要缴税,还要服兵役、劳役,家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