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各人打算(1 / 4)
吴王想到皇后那位嫡母,又开始头痛了。
你说皇甫氏聪明吧,她也没干什么有出息的事,自己男人没哄好,自己儿子没保住,与后妃们关系很僵,跟宗族与臣子们关系也不好。
你说她蠢吧,她也能明白自己的处境,三十六计玩得娴熟,时常想出个坏招,或瞒天过海,或借刀杀人。
这次怂恿父皇选美,不知又打着什么坏主意。
想到她过继十一弟到膝下,说不得与这事有关。
后宫的女人们,只要有条件的都想让自己的儿子上位。
不要说有后妃人淡如菊,也不要说后妃们不争名利,不争宠,进宫做什么?
女人都有虚荣心,希望自己是那个最被重视的人。
就算是当初入宫时有些不情愿,到了宫中,看到尊卑有别,待遇天差地别,又怎么忍得住不去争呢?没孩子的争着生下孩子,有公主了还想要皇子,有了皇子就想当太后。
关键是,你不能怪她们,她们不争,连命也不一定保得住,有时候,还会连累娘家的亲朋好友。
即使自己不怕死,也怕自己在乎的人死。
吴王的母妃赵德妃算是个奇葩,她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吴王对此也十分纳闷。
其实赵德妃也是有苦说不出,她在进宫前与皇甫家二房的三公子一见钟情,这位三公子是皇后的堂弟。
后来赵家让她进庆亲王的后院当侧妃,她不敢违拗家里,只得嫁了进去。
第二年,生了庆亲王的四儿子。
后来,皇甫氏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私自放皇甫三公子进庆亲王后院,把她给强暴了。
她不敢吱声,嫌弃自己,就怕连累家人。
直到庆亲王当了太子,进了东宫,皇甫三公子才不敢纠缠。
可是这么大一个把柄在太子妃手里,她只能委屈求全,听命于这个女人。
皇后也常在她这里打劫,什么好的美的都想法子要走,她手里没多少钱财,自己都顾不住自己,实在没办法再去贴补儿子。
后来,太子妃成了皇后,更是飞扬跋扈,私下里多次还警告她,压着点老四,老四要是坐上储君之位,就是她们母子亡命之时。
一个私德不好的母亲,她的儿子恐怕来路不正,即使没有证据,只怕皇帝不会放过她们母子。
在后宫中,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中宫之主,要诬陷一个妃子,由不得你不死。
现在二皇子一命呜呼,赵德妃心里着实解恨,皇甫妙上也有今天。
又寻思,自己实在不是个好母亲,有些事不敢跟儿子说明白,不但不能保护他,还要打压他。
给儿子选的王妃是皇后指定的,非要她出面请皇帝指婚,那是个出身低、品行又差劲的女人,弄得老四现在还没有嫡子。
可惜了老四,明明是一众皇子中最努力,最优秀的人,却只能韬光养晦。
自从二皇子过世后,赵德妃开始频繁地招四皇子妃进宫受训,时不时还装装病,让儿媳妇在宫里侍疾。
四皇子虽然不明所以,不过四皇子妃在宫里受训,回来时老实许多,她不作妖,两个侧妃都怀上了孩子,到了月,前后脚生下两个儿子,吴王心里多少有点明白。
东陈国都城两年种三季,秋庄稼多是冬小麦或油菜,过了重阳也都种下了。
农闲时节,后宫选人开始了,皇后把名单拿给皇帝过目。
皇帝这会儿更加看清楚皇后的歹毒心思,心中冷哼。
皇帝皱眉,看着前三个都是邓家的孙女,心里就来气,邓家也是他的外祖家呀,这三个姑娘管他叫一声表叔,他怎么会忍心霍霍他们。
用御笔在邓玉娥后面写了一笔,赐八皇子李景智为正妃,邓秀娥赐自家弟弟江都王的嫡长子李桐为正妃,邓丽娥赐刑部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