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砺剑(4 / 5)
寰宇科工处购买。虽然格拉克斯一方知道掺和进三代机之后,两家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闹得有些僵硬,但是说实话,他们就没想着雨燕可以中标。
议会的官老爷们想的是什么,格拉克斯的董事会可比寰宇科工清楚多了。
在鸽派常年掌权之后,军方在议会的势力大不如前。但是联邦跻身河系前五,那靠的可不是经济实力,而是纯粹靠着人类这个种族刻在骨子里的尚武精神。因此,在军事装备采购以及更新换代上,就算是再怎么鸽派的政府,也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一点,就算是鹰派掌权的时候,也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的。只是,圣剑项目,或者说三代机项目是立项于上次大战期间的。在战争期间,一切事急从权。当时寰宇科工的xtA-11性能出众,再加上还有廖建华这么一尊杀神在,一时间不论是大气层内外的空战,只要xtA-11出现,敌方的士气都会弱上三分。
有这么一款出色的产品,联邦政府将三代机这么重要的项目,绕过原本的招投竞标流程,直接指定给寰宇科工也并无意外。
只是圣剑项目的搁浅以及鸽派上台后,担心寰宇科工这个纯军方背景,甚至都没有上市的庞然大物和军方勾连,诞生出新的军工复合体,这才动用联邦密令,横插了一杠子。只是在选人的时候,大部分公司都拒绝了。
开玩笑,谁不知道三代机项目就是寰宇科工碗里的一块肉?大家伙都是做生意的,哪有把筷子伸到人家碗里夹菜的道理?早几年还好,但是随着订单源源不断,寰宇科工现在已然是一尊军火巨头,整个联邦谁还和寰宇科工没两笔生意了不是?
哪有人嫌弃钱赚得多的,因此各公司纷纷拒绝。最后,这块烫手山芋还是落到了格拉克斯手里。
和寰宇科工不同,格拉克斯是上市公司,而经过股权穿透分析之后,格拉克斯的几个大股东,正是鸽派的几名议员。
有这一层关系在,格拉克斯那是想推都推不了。好在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格拉克斯心里也很清楚三代机对寰宇科工的意义,因此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想着直接弄出一代产品,在三代机早期就直接去和寰宇科工拼个你死我活,而是将雨燕项目作为预研计划。
格拉克斯对寰宇科工很是理解,知道寰宇科工的长项在重型制空战斗机上,而空战任务里又不只有制空权,对地攻击,特种作战都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用途战斗机了。
等寰宇科工的三代机服役,以国防军的风格,必然不会让二代的多功能战斗机服役太久。而格拉克斯真正的目标,其实就是三代多功能战斗机。要知道,他们在制造多功能战斗机的经验上非常充足,现在又在雨燕上进行了技术预研,整个联邦也就寰宇科工的技术可能比他们更先进了。
但是,寰宇科工已经有重型制空战斗机的订单,不可能参与进多功能战斗机的竞标。到时候,这个大单,格拉克斯势在必得。
有这么一层考虑在,格拉克斯的高层觉得,接下这件事倒也算不得多麻烦。只需要提前和寰宇科工方面做好对接,阐明自己的目的即可。
但是谁也没想到,李听寒本着给廖勇提供新式战斗机的目的,居然爆发出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几乎以一己之力,将圣剑项目三架试验机取长补短地组合到了一起。
等李听寒通知军方前来试飞,格拉克斯的人才刚刚和李延碰上面,还没正经开个会呢。等断钢圣剑二号机的表现出来,军方的人口水都快流出一个太平洋了,哪还管的上那些。要不是流程卡着,他们恨不得立马下单买它十万架。而李听寒呢,又是个忙起来能把二十四小时当七十二小时用的主,在工作的时候完全没看公司内部的通讯。
一来二去之下,得,撞上了。
这还得亏了廖勇的岳父老泰山李延李董事长,若不是他对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