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圣剑项目(3 / 5)

加入书签

,这也不意味着断钢圣剑的挂载能力有所下滑。虽然为了优化气动,断钢圣剑没有设置外部挂载点,但是其机腹以及翼根还有侧部弹仓的容量极大,足足可以塞下18发各种型号的导弹。

只不过嘛,如果需要执行对地攻击,那挂载量就要跳水了,这十八发导弹里有十二发是靠机腹弹仓的,在执行对地任务时,只有机腹弹仓可以挂载航弹和制导炸弹,而且两个弹仓加起来,只能挂载六发对地弹药。

但是别忘了,在天生没有外挂点的情况下,如果需要执行大气层突破任务,圣剑的挂载能力是要比xtA-119S强出一个档次的。

然后,在增加了这么这么多的新设备之后,断钢圣剑二号机的空重,依旧要比闪电隼项目里最新式的xtA-119S要轻8%。

总之,现在的断钢圣剑二号机和断钢圣剑一号机比起来,除了这个外形,基本上已经不能算一架战斗机了。

在开发阶段就经历这种规模的大改,这在联邦的战斗机开发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只不过这也算是情有可原,毕竟没有人知道三代机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李听寒给出的答案也简单粗暴到了极点——

——在各项性能上的全面超越。

更大的推力,更轻的空重,更先进的机载反应堆,更强悍的机动性,更优秀的挂载能力,更先进的固定武装以及航电设备。既然不知道怎么在技术上形成质变,那就往死里堆料,用量变来引起质变。这就是李听寒的思路,简单粗暴,但是极其有效。

至少,在来访的装备部门官员那里,李听寒给出的技术参数已经让他看的两眼发直了。

“咳咳,这份技术参数确实相当相当诱人,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实际观察一下。”在擦了一下差点流出来的口水之后,这次来访的主要带头人欧文·约翰逊开口说。

“这是当然,试飞任务将在二十分钟后开始,请各位移步飞行塔台,我们在那里设置了全景式观察平台,我们将在那里观看这次试飞。”李听寒点了点头,伸了伸手,示意众人和她前往塔台。

登上塔台后,李听寒对塔台的工作人员点了点头。随着工作人员按下一个按键,一道隔板落下,随后塔台的天花板,地板以及四周的隔板同时一亮。

这就是李听寒提到的全景式观察平台,是基于战斗机的全景式座舱改造来的。在试飞空域内,有着大量具备自规避能力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搭载了高精度光学观测设备,通过数据链和塔台直连后,将信息投送到后面的观察平台。

并且,这个观察平台的收音效果也是极强的,就算离跑道有几百米远,也能听到清晰但并不刺耳的发动机咆哮声。

为了这次试飞,李听寒可是准备的相当充分。她知道这次来的人里有很多飞行员出身的军官,而这些人对机动性的要求,甚至超越了常规的战术需求。为此,李听寒大幅提升了这次试飞展示中,机动性展示的环节,还特意设置了这个全景式观察平台。

李听寒做这么多准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前批次生产的权限。

在联邦,一架战斗机想要服役,在结束研发阶段,首飞成功之后,要进行最少八次的正式试飞验证展示,也就是像今天这样的,有官方专业评估人员的试飞。

之后,联邦国防军装备部会根据评估情况,来决定这型战斗机是否有资格进入现役。但是如果在五次以前的试飞工作中,试飞的战斗机展示出了足够惊艳的性能。那么国防军会先进行一次小批量的采购,以提前批次的名义进行生产,并运去进行实战验证。

虽然提前批次的数量一般只有两个中队十六架战斗机,并且在联邦国防军的装备序列里,提前批次并不认为是现役战斗机。但是,AcE在选择自己的定制机时,选择列表并非是现役战斗机,而是在联邦采购列表内的战斗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