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4 / 4)

加入书签

p>

此言一出,众人皆明其意。

此计以纵敌为代价,换取柴桑不攻自破,更可保全城中百姓性命。

刘备颔称善:"

军师妙计!

夺取柴桑方为要务,周瑜残部去留无碍大局。

"

鲁肃却进言道:"

周郎心高气傲,恐视此计为折辱。

"

秦牧淡然反问:"

以城易命与城破被俘,孰轻孰重?依周瑜傲性,必选前者。

"

鲁肃猛然惊醒,神色骤变。

狼狈不堪地弃守城池。

成为俘虏,跪伏于刘备面前。

答案不言自明。

对周瑜而言,第二种情形无疑更加令他蒙羞万倍!

"

在下虽与公瑾相交多年,却不如军师对其了如指掌,实在惭愧。

"

"

确实如此,权衡利弊之后,周瑜必定会选择前者。

"

鲁肃自嘲着向秦牧躬身行礼。

秦牧这番解惑之策,顿时让刘备眉间忧虑尽消。

"

甚好甚好,就依军师之计。

"

"

事不宜迟,我这就派遣使者前往柴桑!

"

……

夜色深沉。

柴桑都督府内。

周瑜紧蹙眉头,目光死死锁定在那封刘备手书上。

身旁诸将贾华、贺齐等人暗自欣喜,眼中闪烁着难以压抑的兴奋。

此前刘备使者入城,不仅带来书信,更亲口许诺:

只要周公瑾愿放弃柴桑,北门之围即刻解除。

届时将在城北江岸备妥百艘渔船,供他率领数千残部与孙策会合。

众将正为粮草将罄而忧心忡忡,唯恐困死孤城。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刘备竟送来一线生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