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敦煌来的壁画多(1 / 3)

加入书签

蔡顺孝行牌坊落成宴后。

“顺牌阿胶”

和“老康屠苏酒”

都又火了一把,口口相传下,成为亳州城最热门的送礼佳品。

老康酒坊和顺牌阿胶铺门槛都被踏破了,一大早就排队。

但大门一开,队伍就散了,直接变成哄抢状态。

“诶,给我五坛,我们参军大人可是提前给康掌柜打过招呼的!”

“康掌柜,给我拿十坛,这是提举大人的条子。”

“装什么装!

提举、参军就不排队,带头抢酒?我倒是要看看,是力气管用,还是条子管用!”

“哟,就你们大人买,我们怡红楼姑娘就不配喝酒了?给我拿二十坛子。”

……

“别踩我脚啊,我鞋都丢了!”

“你娘的,你买酒就买酒,扒拉啥呀,把我裤子拉掉了!”

“大白天的遛什么鸟啊!”

“滚一边去,老娘在怡红楼什么没见过!”

“我是来买阿胶的,让我出去,别挤我呀,我去隔壁的,我去你隔壁的!”

“妈,别抢了,别拿这的酒,我奶奶让去买阿胶啊,拿隔壁的阿胶,妈拿隔壁的!

妈拿隔壁的!”

怎么还骂人呢你说。

……

盛况空前,老康酒坊不得不又赶制了好几大坛的屠苏酒。

隔壁的阿胶坊也是生意爆好,年前熬制的阿胶,刚摆上货架,就被抢购一空。

卢生还去买了些礼盒,把库存的炮制药材都包装了一下。

推出了“顺牌九蒸九晒熟地”

礼盒,“顺牌九蒸九晒”

黄精礼盒……炮制何乌礼盒。

没买到阿胶的,只能拿这些去送人了。

有了人流量,再难卖的药,都有人买。

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就像黄粱梦里做直播的,只要有流量,什么都好卖。

每天晚上,关上铺子大门,昏黄的烛光下,卢生和老康,分别在铺子里数着钱,从侧门看着彼此,都笑得合不拢嘴。

卢生觉得老康太没城府了,大声喊道:“老康,别笑了,你嘴都笑歪。”

说完揉揉自己的脸颊,对着铜镜一看,自己的嘴,笑得更歪。

……

王敖最近都没把心思放在铺子上,人到中年了,铺子丢给老管家“龙叔”

打理,他这个东家,自然是可以逍遥快活的。

家里的三姨娘和四姨娘,最近不睦,争风吃醋,他就在家里多陪陪她们,白天陪老三,晚上陪老四,正妻那边也不能管,老二也得照应照应。

外头还有个两个姘头,要过年了也得去见几面,送点礼物,讨他们欢心。

特别是林家那位,可是大主顾,得无微不至的关怀,坦诚相见,试探彼此深浅。

时间是有些不够用啊,怪不得叫王敖,敖字一般都是龙王用的,敖闰,敖丙……对吧。

所以,王掌柜才是真正的海王啊,时间管理大师。

当然也多亏了他家几张祖传的方子,要不是靠着几颗补肾益气的丹药,他身体早垮了。

这日,海王总算能到扁鹊阁里清净清净,这在家待着,比上班还辛苦。

王敖揉着腰,取出一粒“和乐丹”

,就着黄酒喝下。

这“合乐丹”

,是王敖家里祖传神药,主要是淫羊藿、桑葚子、五味子、菟丝子、等中药材配伍而成。

男士们,记住这些药材,补肾壮阳管用的药材,都在这个方子里了。

他吃完药,叫过身边服侍的狗肾:“驴皮收的怎么样啊?亳州附近的皮子,应该都收上来了吧?我看卢生这小子,在我这大海里,还能翻出什么浪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