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小型无人机实验室成立(1 / 2)
这时,操场上的窃窃私语渐渐平息,同学们交换着了然的眼神——王多余的身份,此刻已如正午的阳光般清晰。
他指尖轻叩手中的公文包,目光扫过兴趣小组成员手中拿着的那架略显粗糙却透着巧思的无人机模型,声音沉稳有力。
“你们的无人机项目,藏着难得的灵气。
如果愿意,我可以提供全额资金支持,还有比学校实验室先进两代的专业设备。”
话音刚落,在操场上看热闹的几位助教老师,则传来一声低低的抽气。
王多余微微一笑,继续道:“实不相瞒,我们公司正计划组建无人机研团队,手头攥着不少硬货。
都是刚从国际顶尖实验室流出来的最新成果,论前沿性,比你们现在能接触到的资料至少领先五八年。
”
他顿了顿,指尖在文件袋上轻点,“这些资料可以对你们开放,我甚至能在学校旁边建个专属实验室。
但有个条件:项目未来若有成果,公司要占合理比例的权益。”
学生们瞬间炸开了锅,有人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设计图,有人悄悄拽了拽同伴的衣袖。
惊喜像气泡般在人群里升腾,却又被一丝犹豫按捺着——眼前的诱惑太大,大到让人不敢轻易伸手。
“王总,”
兴趣小组的起人李明忽然侧身,校服袖口磨得有些白。
“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只是这项目就像我们亲手养大的孩子,想再陪它走段路,不想现在就被绑上商业的线。”
王多余挑眉,眼底闪过一丝欣赏:“我懂。
毕竟是自己的心血,总想着自己多护一阵子。
这样,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
他话锋微转,语气里添了几分不容置疑的笃定,“但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你们最终摇头,我们会立刻在学校另组团队——无人机这块蛋糕,我们志在必得。”
这话绝非空谈。
他行李箱底锁着的那些资料,随便抽出一页都足以让业内震动。
米国各里芬宇航的“奥特洛”
系列,单架成本压到十万美元以下,靠模块化组装把运维费砍了近一半,米军采购量早就破了两千架。
还有落克希德·马丁的“阔步者”
,激光充电技术能让无人机在六百米外持续续航二十四小时。
这份技术报告的压缩包,是属于五角大楼的绝密文件。
这些宝贝现在还不能亮出来,但他语气里的底气,已足够让学生们心头一震。
“王总手里的技术,怕是能让咱们的无人机直接跳过三个研阶段。”
有懂行的教授低声嘀咕,眼里的光越来越亮。
校长适时走上前,手里的保温杯冒着热气:“同学们,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天天有。
王总给的不仅是资源,更是条直通行业前沿的路啊。”
王多余接过话头,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再透个底——要是能在实验室待到毕业。”
“你们可以直接进我们的量产工厂实操,也能留在实验室搞研,双向选择,绝不勉强。”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湖心,激起更大的涟漪。
在操场外围的几名女生已经开始悄悄互传眼神,有人偷偷摸出了手机,似乎想立刻查这家公司的底细。
唯有李明还站在原地,指尖捏得白:“王总,我还是那句话。
我们兴趣小组是临时凑的,我只能代表自己——现在,我还不想签任何协议。”
王多余走上前,手掌轻轻落在他肩上,温度透过薄薄的校服传过来:“有骨气是好事。
但三天里,不妨和自己的家里人,最好和自己的父母商议一下。”
他转向其他人,从口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