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山海关之战(一)(2 / 2)

加入书签

炮前来。

宋献策安抚道:“陛下无需担忧。据明降将唐通交代,明廷红夷大炮数量有限,多数部署在宁远城。吴三桂撤回宁远时,红夷大炮重达万斤,他带回不了多少,我军虽在火器上不占优,但精兵众多,并不惧。否则吴三桂也不会把主力放在城外了。”

李自成听后放心了些,随即下令:“传令各军,准备进攻!告诉各大中小掌盘,朕在此督战!第一个攻上城头者,赏银千两!升三级!”

号角声自高岗之上缓缓升腾,如波浪般在顺军方阵中层层传递,那悠扬而激昂的旋律瞬间弥漫整个战场。顺军中路后方的本部老卒们,他们齐声呐喊,声浪如雷霆般滚滚而来,震撼着每一寸土地:“闯!闯!闯!”

尽管顺军已经正式建立了国号,称为大顺,但在战场上,他们仍习惯性地以“闯”字为号,以此来振奋士气,彰显其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在这铺天盖地的声浪中,他们一路攻入北京,眼下士气正旺,锐不可当。

顺军最前方准备出战的士兵,都是一阵胆寒,他们本不是顺军原本的人马,而是在北京城破之时,投降的京营士兵。

京师三大营,明成祖时期是大明最为精锐的部队,多次远征漠北,留下了赫赫威名,却在万历朝之后因为勋贵把持京营,管理松懈,贪污横行,京营几乎荒废,崇祯朝更是孱弱,根本没有作战能力。

号称十二万,实际却只有五六万人的老弱之兵,李自成进攻京城时,仅仅一天就土崩瓦解,还大多数都投降了顺军。

在顺军层层挑选之下,剩下的竟然只有一万多万看起来可战的,但仅仅也是看起来,这次出征就是要这一万多京营降兵来打头阵,其实就是充当炮灰的。

随着震耳欲聋的炮鸣声,顺军的炮兵阵地开始猛烈地向河东岸的关宁军阵地开火。然而,即便是顺军中射程最远的中样佛朗机炮,也未能准确击中远处的关宁军。炮火的轰鸣更多是为了鼓舞士气,彰显顺军的威势。

“杀敌有赏,后退者斩!冲啊!”

一个京营降兵的千总,在战阵中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大声地呐喊着。他的话语如同战鼓般激励着周围的士兵。

一万多京营降兵,手持盾牌长矛,在号令之下,如同潮水般涌向河西岸,朝着关宁军一字排开的阵地发起了冲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