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诗社风云 大观园的银子与人心(2 / 3)
,确实要请你拿出五十两银子,支应社里开销。”
凤姐闻言,将手中茶盏轻轻一放,笑声如银铃般响起:“好个大嫂子!
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
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
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
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
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
她一桩桩算来,李纨一年竟有四五百两的收入。
探春在旁听得心惊,她办社时何曾用过这许多?
凤姐虽嘴上不饶人,到底还是让平儿取了五十两银子来:“拿去罢,我这边忙,不留你们喝茶了。”
众人出了院子,黛玉悄悄拉探春的袖子,低声道:“何曾需要这许多?”
探春摇头不语,只看着前面李纨从容的背影。
这五十两银子收了,诗社却因“正日子过了”
未能办成。
银子入了李纨的箱笼,再无下文。
四
冬日第一场雪落下时,薛宝琴、邢岫烟等姐妹恰来贾府做客。
园中又热闹起来,诗社之事重新提起。
李纨再次站出来主事:“我的主意。
想来昨儿的正日已过了,再等正日又太远,可巧又下雪,不如大家凑个社,又替他们接风,又可以作诗。”
她定了芦雪广作社,又道:“老太太想来未必高兴,况且咱们小顽意儿,单给凤丫头个信儿就是了。
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
特别指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香菱五人不用出钱,迎春告病、惜春请假也不算在内。
宝玉、黛玉、探春、宝钗、湘云、李纨,六人便是六两银子。
探春心中默算——怡红院的丫头们凑份子给宝玉过生日,三两二钱银子便能备四十碟果子并一坛绍兴好酒。
这六两银子,该是何等丰盛?
待到芦雪广赏雪作诗那日,却只见“杯盘果菜俱已摆齐”
,与平日份例并无太大不同。
最稀罕的烤鹿肉,还是贾母听说她们聚会,特意让人送来的。
联诗正酣时,薛姨妈过来瞧热闹,见雪景甚好,便说想请贾母赏雪。
贾母笑回今日已饱,改日再请不迟。
凤姐在旁接口笑道:“姨妈仔细忘了,如今先秤五十两银子来收着,一下雪,我就预备下酒,姨妈也不用操心,也不得忘了。”
贾母笑道:“既这么说,姨太太给她五十两银子收着,我和她每人分二十五两,到下雪的日子,我装心里不快,混过去了,姨太太更不用操心,我和凤丫头倒得了实惠。”
这话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黛玉与探春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五十两的数目,这收了钱便装忘的做派,何其熟悉。
果然,芦雪庵诗社后,那六两银子如石沉大海,每月两次的诗社也再无消息。
五
次年春暮,黛玉见桃花纷飞,一时感怀,作了《桃花行》。
宝玉读后大为触动,立时要重起诗社。
这时文中才点明一句:“这时大观园中比先更热闹了多少。
探春兴家,专为请客,也不管事。
故诗社之日,皆未有人作兴,便空了几社。”
众人齐集潇湘馆,议定将“海棠社”
改作“桃花社”
,推黛玉为社主。
黛玉办社,与探春如出一辙——下帖邀约,自备茶果,众人赏花作诗,尽兴而散。
其间未收一分银子,未费半点周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