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翠掩重门(2 / 3)
玉簪上,却被她推开:“什么稀罕物,也值得这样。”
这时贾母从里间出来,见这光景,目光在周瑞家的脸上停了停,缓缓道:“鸳鸯,把我那对赤金点翠的蝴蝶簪取来给林丫头。”
周瑞家的顿觉脊背凉,忙赔笑告退。
走出院门时,听见贾母对宝玉说:“你林妹妹身子弱,别总闹她。”
那语气里的回护,让她不由加快了脚步。
暮色渐合,薛姨妈处已点起灯烛。
宝钗正将白日绣的帕子收进绣筐,忽见莺儿急匆匆进来:“姑娘,周妈妈送花来了。”
周瑞家的进得屋来,见只有宝钗一人,便压低声音道:“方才在老太太屋里,林姑娘嫌花儿是挑剩的,当着宝玉的面给了没脸。”
宝钗执剪的手微微一顿,烛光里看不清神色:“林妹妹年纪小,原该让着她些。”
“可不是?”
周瑞家的凑近半步,“如今三姑娘们挪了出去,宝二爷日日在老太太跟前,与林姑娘同吃同坐”
她话未说尽,却见宝钗已转身去插瓶中新折的桃花,月白缎子的背心在灯下泛着清冷的光。
“有劳妈妈费心。”
宝钗的声音依旧平和,“明日我陪母亲去给姨妈请安,顺道瞧瞧三妹妹们的住处可还妥帖。”
周瑞家的知趣告退。
走出院门,回头望见窗纸上映出宝钗习字的剪影,那般端正持重,倒让她无端想起庙里的观音像——宝相庄严,却终究是泥塑金身。
此后数日,宝钗往王夫人处走动愈勤勉。
这日午后,她特带了新做的茯苓霜来,正遇上宝玉从贾母处回来请安。
“宝姐姐这程子少见。”
宝玉笑道,“前儿得了一方好墨,正想送给姐姐写字。”
宝钗还未答言,王夫人已接口:“难为你惦记姐姐。
你宝姐姐这些日子帮我理佛经,眼睛都熬红了。”
说着拉宝钗坐在身边,摩挲着她的手叹道:“好孩子,比个儿子还强。”
宝玉见母亲欢喜,也跟着凑趣:“怪道探春妹妹说,若是宝姐姐是个男子,咱们家这些兄弟都没站处了。”
正说笑着,忽见黛玉扶着紫鹃进来,见这情形,似笑非笑道:“我来得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宝钗起身让座,唇角笑意温婉如常。
春日暖阳透过琐窗,照见黛玉鬓边那对赤金点翠的蝴蝶簪,振翅欲飞的光晕,刺得人眼花。
及至大观园盖成,贾母带着众人游园题匾。
行至一处翠竹掩映的馆舍,但见千百竿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好个所在!”
贾母笑道,“这倒合林丫头住。”
王夫人忙道:“潇湘馆清幽,只是离怡红院近了些,怕是吵闹。”
贾母扶着鸳鸯往前几步,指着假山石道:“我老了,就爱看孙辈们热热闹闹的。
宝玉、黛玉自小在我跟前长大,离得近才好照应。”
薛姨妈在一旁笑道:“老太太疼孩子,再没错的。”
宝钗默然望着那丛湘妃竹,竹叶上的斑斑泪痕,在日光下格外分明。
待分到蘅芜苑时,见那房屋被山石环绕,异香扑鼻,她倒神色如常,反是薛姨妈忍不住道:“这院子景致虽好,只是太偏僻些。”
贾母淡淡道:“宝丫头性子静,住这里正好修身养性。”
说着又指着远处稻香村,“珠哥儿媳妇带着兰儿住那边,你们娘儿俩也好作伴。”
是夜,宝钗独坐蘅芜苑。
但见满院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