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宁国府的夜与雾(2 / 3)
死因存有疑虑,但又不便明说。
次日清晨,贾宝玉在王熙凤的安排下,由一众仆从簇拥着前往宁国府。
而贾母则按兵不动,只命人备好吊唁之物,静待宁国府正式报丧。
荣国府内,黛玉、探春等姐妹得知消息,纷纷前来贾母处请安,言语间不免提及秦可卿。
“昨日见她还好端端的,怎么一夜之间就”
探春话未说完,已被迎春使眼色制止。
贾母慢条斯理地拨动着手中的念珠,道:“人生无常,你们年纪小,经得少。
等到了我这把年纪,就明白了。”
黛玉细心,察觉贾母语气中有一丝难以捕捉的异样,便轻声问道:“外祖母可是身体不适?若心里难过,不妨说出来,免得憋坏了身子。”
贾母看了眼黛玉,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只是摇头:“我无妨。
只是想起蓉儿媳妇平日里的好处,不免感慨。”
正说着,丫鬟来报:宁国府珍大爷和蓉少爷前来拜见。
贾珍父子进门时,贾母敏锐地注意到贾珍眼圈红肿,悲痛之情溢于言表,而贾蓉却神色平静,甚至带着几分敷衍。
这种反差让她不禁微微蹙眉。
“老祖宗,”
贾珍跪地泣道,“儿媳可卿昨夜突急症去了,特来禀报。”
贾母命人扶起贾珍,温言安慰道:“生死有命,你也不必过于悲痛。
只是可怜了这孩子,年纪轻轻就”
“媳妇在世时,最得老祖宗疼爱,”
贾珍拭泪道,“故特来请示,丧仪该如何办理才好?”
这话问得蹊跷。
宁国府办事,何须特地请示荣国府?贾母心中明了,这是贾珍有意抬高秦可卿的丧礼规格,便顺水推舟:“蓉儿媳妇素日贤良,又是咱们这等人家,丧仪自当体面风光。
你且按礼数办,若有需要之处,这边自然会相助。”
贾珍连声道谢,又说了些秦可卿生前的好处,方告辞离去。
他们走后,贾母独坐良久,忽然对鸳鸯道:“你去悄悄请凤丫头来,我有话问她。”
王熙凤到来后,贾母屏退左右,直截了当地问:“东府近日可有什么不寻常的动静?”
王熙凤何等聪明,立即明白贾母所问何事,低声道:“老祖宗明鉴。
侄媳妇也听闻一些风言风语,只是无凭无据,不敢乱说。”
贾母长叹一声:“我活了这么多年,什么看不明白?只是有些事,看破不说破罢了。
可卿那孩子确实招人喜爱,可越是招人喜爱,有时反而招祸。”
王熙凤会意,补充道:“侄媳妇昨夜里梦见可卿了,她似乎有话要说,却欲言又止。”
二人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贾母道:“既然如此,咱们更该谨慎行事。
宝玉那边,你多派几个人看紧些,别让他掺和进不该掺和的事。”
“老祖宗放心,我已经安排妥当了。”
王熙凤应道。
午后,贾母方带着一众女眷前往宁国府吊唁。
灵堂已布置妥当,秦可卿的棺椁停在正中,四周白幡低垂,香烛缭绕。
贾母上前,望着棺中安详如睡的秦可卿,不禁老泪纵横:“好孩子,你怎么就走得这么急”
这一哭,引得在场众人无不落泪。
然而细心人或许能察觉,贾母的悲痛中带着几分克制,不像是对一个普通重孙媳妇的哀悼,倒像是包含着更复杂的情绪。
吊唁完毕,贾母特意召来贾珍,嘱咐道:“可卿的后事务必办得体面,但也别太过张扬。
咱们这样的人家,礼仪到了就好。”
贾珍连声应下,却似乎并未完全领会贾母话中的深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