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草木本心(1 / 4)
正月十五,荣国府内张灯结彩,丫鬟小厮们穿梭如织,廊下的红灯笼映得雪地一片暖色。
贾母院里正在举行元宵灯谜会,宝玉、黛玉、宝钗等一众姊妹围坐说笑,好不热闹
迎春独自坐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
她今日穿了件半新的藕荷色绫袄,下面是淡青色的马面裙,虽整洁却显得过于素净。
旁边的探春一身大红遍地锦五彩绣裙,更衬得她像个误入宴席的局外人。
灯谜会到了赏赐环节,贾母命人端来各色礼物。
宝玉得了一方上好的端砚,黛玉获赠一套古籍,连贾环都得了个鎏金银壶。
唯有迎春,与贾环一样空手而归。
“二姐姐莫要介意,许是祖母忘了。”
探春小声安慰道。
迎春勉强笑了笑:“无妨的,原是我才疏学浅,猜不中也是常理。”
她嘴上这么说,手指却将帕子绞得更紧了些。
其实她猜中了一个灯谜,只是当贾母问及时,她迟疑了片刻,被宝钗抢先答了。
这样的情形在她生活中屡见不鲜,仿佛永远慢人一步,永远差人一着。
回到紫菱洲,迎春独自坐在窗下绣花。
司棋端来热茶,见她神情郁郁,忍不住道:“姑娘何不去找琏二奶奶说说?明明是你先猜中的”
“罢了,”
迎春轻声打断,“原不是什么大事,何苦为这个争执。”
司棋恨铁不成钢地跺跺脚:“姑娘总是这样!
平日里月例被克扣不说,连应得的赏赐也让人占了去。
这般忍气吞声,反倒让人以为你好欺负!”
迎春不再接话,只低头绣那对鸳鸯。
针线在绢布上游走,绣出的鸳鸯活灵活现,可她的姻缘又在何处?今年她已经十七,府中却无人提起她的婚事,仿佛她是个被遗忘的存在。
初夏的夜晚,大观园突然灯火通明。
王夫人带着王熙凤和一众婆子,以丢了东西为由要搜查各房。
消息传来时,迎春正在读《太上感应篇》。
司棋脸色霎时白了:“姑娘,怕是冲着我来的。”
前几日司棋的表弟潘又安曾偷偷来看她,两人在园中说了会子话。
想必是被哪个眼尖的瞧见了,告到了王夫人那里。
迎春放下书卷,声音有些颤:“这可如何是好?”
话音未落,王熙凤已经带着人闯了进来。
她今日格外严厉,命婆子们翻箱倒柜地搜查。
不一会儿,就从司棋的箱笼里翻出一双男人的鞋袜并一封情书。
王熙凤抖开那封信,冷笑一声:“好个不知廉耻的丫头!
竟敢私通外男,败坏贾府门风!”
司棋跪在地上,却不求饶,只抬头看向迎春:“姑娘替我说句话罢!
那日我见表弟,原是为了说清从此断绝往来,并非私会”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迎春。
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见王夫人面色铁青,邢夫人也闻讯赶来,正冷眼旁观。
一时间,千百个念头在脑中闪过:若为司棋求情,会不会惹怒两位夫人?会不会让人以为她管教不严?会不会
“事关风化,我也无法。”
最终,她听见自己微弱的声音这样说。
司棋难以置信地望着她,眼中的光彩一点点熄灭:“姑娘好狠心!
哄了我这两日,如今怎么连一句话也没有了?”
迎春别开脸,不敢看司棋的眼睛。
她攥紧了手中的《太上感应篇》,书页被捏得皱。
司棋被带走了。
临出门前,她回头看了迎春最后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有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