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灯笼照见的锁(1 / 6)
抄检大观园那夜,灯笼晃到蘅芜苑,凤姐对着宝钗笑:
亲戚家的姑娘,哪能像自家人般随意查检?”
隔壁探春怒摔胭脂盒,声音穿透墙壁:
“抄检自家人,倒让外人看了笑话!
可知这园子里藏污纳垢,未必不是引了外邪来!”
次日清晨,宝钗向王夫人辞行:
“母亲身子不适,需回去照料。”
王夫人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白,终究只叹息一声:
“去罢,替我问候你母亲。”
那顶青帷小轿抬着薛家姑娘出了角门。
蘅芜苑的锁落下时,出沉闷的咔嗒声。
——原来锁住咽喉的,从来不是那把铜锁。
---
戌时刚过,大观园的夜便被无数摇晃的灯笼搅碎了。
那光惨白又灼烫,被风撕扯着,在浓墨般的夹道里乱窜,映得两旁花木枝桠的影子鬼魅般张牙舞爪,投射在惶惶不安的人脸上,更添了十分的仓皇。
王熙凤由平儿扶着,裹在一件半旧不新的银红撒花缎面披风里,脸色在灯影下显出一种奇异的蜡黄。
她身后跟着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等一众媳妇婆子,手里捧着灯烛,脚步杂沓,沉闷地敲在青石板上,像一场不祥的鼓点,一路碾过怡红院、潇湘馆……所过之处,翻箱倒柜,珠钗零落,书册委地,姑娘们或惊惧,或含怒,却终究无人敢高声。
灯笼的光晕终于晃到了蘅芜苑。
院门紧闭,几竿修竹在风里簌簌作响,愈显得此处幽静得近乎孤绝。
凤姐的脚步在阶前顿了一顿,那蜡黄的脸上掠过一丝极快的、难以捉摸的神情,似有踌躇,又似某种了然于胸的决断。
王善保家的觑着主子的脸色,上前便要拍门,却被凤姐一个眼风止住。
“轻些。”
凤姐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疲惫和一种更刻意的威严。
门吱呀一声开了,莺儿探出头来,脸上带着未褪尽的睡意和明显的惊疑:“二奶奶?这是……”
凤姐已不待她说完,抬脚便跨了进去。
院内清冷异常,几无陈设,唯余药香与竹叶清气在夜风中冷冷交织。
正屋的帘子半卷着,昏黄的烛光透出来。
薛宝钗正歪在临窗的榻上,就着烛光翻看一卷书。
她穿着家常的半旧藕荷色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乌松松挽着,一支素银簪子斜插。
骤然见这一大群人涌入,她并未像别处姑娘那般惊慌失措,只缓缓合上书卷,搁在身旁小几上,扶着莺儿的手,从容地站起身。
烛光映着她沉静如水的面庞,那平静之下,却自有一股不容侵扰的疏离。
“凤姐姐,”
宝钗微微颔,声音是一贯的平和,听不出波澜,“夤夜至此,可是有什么要紧事查检?”
王熙凤脸上立刻堆叠起热情又略显浮夸的笑容,仿佛方才别处的雷霆手段从未生。
她向前紧走两步,亲热地拉住宝钗的手,那双手却冰凉。
她另一只手里擎着的烛台,却像生了眼睛,不动声色地抬高了些,灼亮的光线斜斜扫过屋内——墙角整整齐齐码着几只上了铜锁的乌木大箱笼,炕柜、书格也都锁得严丝合缝,案几上更是光洁如新,不似潇湘馆的笔墨纸砚随意铺陈,更无怡红院那些花哨精巧的玩意儿。
整个屋子素净得近乎空旷,透着一股拒人千里的谨慎。
“嗐!
我的好妹妹!”
凤姐的笑声在寂静的屋里显得有些突兀,“能有什么大事?不过是怕那些眼皮子浅、手脚不干净的小人作耗,趁夜搅扰了姑娘们的清净。
府里丢了点要紧东西,太太吩咐各处都瞧瞧,防患于未然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