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王熙凤独宠林黛玉(1 / 2)
贾府森森,檐下风过,寒意如针。
林黛玉初入府那日,足下青砖冷得透骨,周身无数双眼睛里的衡量与揣度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正当时,一串脆生生的笑声劈开了这压抑的静默:“哎哟哟,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凤姐一身锦绣,丹凤眼明锐似刀,却带着暖意,裹着风卷到她面前,温热的手不由分说握住她冰凉微颤的指尖。
那暖流顺着指尖,竟奇异地稳住了她心底那片摇摇欲坠的荒原。
那一刻,孤女黛玉第一次在贾府冰凉的帷幕下,触到了些许微光。
后来,大观园里腥风血雨骤起,王善保家的领着人气势汹汹地扑进潇湘馆抄检。
灯影惶惶,黛玉病骨支离,挣扎欲起,却被一只手轻轻按住肩头。
凤姐的声音在混乱中异常清晰:“林妹妹睡下罢,何必起身。”
那话里没有刻意的回护,却自有一股不容置喙的屏障之力。
黛玉躺在枕上,看着凤姐泼辣利落地打走那群凶神,心中明白,这府里许多事,竟只在这位琏二嫂子一个眼神、一句言语之间。
世人只道凤姐泼辣狠厉,却不知她那双丹凤眼最是洞明。
薛家那“丰年好大雪”
的煊赫名头,不过是虚张声势。
薛蟠惹下的命案,薛姨妈眉宇间深藏的焦虑,桩桩件件,都落在她心中那本利害账簿上。
待到“金玉良缘”
的流言如同春日柳絮般在府中无声弥漫,凤姐心底那面明镜,早已照见薛家盘踞的谋算。
一日午后,凤姐捧了一碟子上好的新茶送到怡红院。
宝玉、黛玉都在。
她目光在二人脸上溜了一圈,忽地拍手笑了:“林妹妹,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
她捏起一块茶点塞进宝玉手里,眼风扫过黛玉瞬间飞红的耳根,又斜睨着宝玉,“你瞧瞧,我这兄弟配你可使得?”
宝玉只顾着看黛玉,哪里还听清别的。
满屋丫头哄笑,黛玉啐了一口,羞恼地扭过头去。
凤姐自己也笑得花枝乱颤,唯独眼底深处,一丝冷锐的盘算,无人察觉。
凤姐心里门儿清:黛玉孤身一人,身后无外家倚仗,若真配了宝玉,这偌大荣国府后院,那沉甸甸的管家钥匙,到头来还不是她凤辣子牢牢攥在掌心?反观宝钗,其沉稳周全在探春兴利除弊时便已崭露锋芒,连凤姐都曾在私下里对平儿叹道:“宝丫头虽好,到底……太有主意了些。”
言下之意,平儿自然明白。
这深宅大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个过于能干的宝二奶奶,绝非凤姐所愿。
凤姐自己大字不识几个,泼天胆魄,敢在男人的世道里杀伐决断;黛玉诗书满腹,却偏生一副伶俐口齿,语不饶人。
府中上下,多被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
的端庄雍容所倾倒,凤姐却独独欣赏黛玉那“孤标傲世偕谁隐”
的孤高棱角。
一个是执掌中馈,在算盘珠子与银钱账册堆里披荆斩棘;一个是寄身诗稿,在笔墨泪痕间与命运无声抗争。
看似云泥之别,内里却都困在同一个金玉为栏的牢笼之中,同是礼教罗网下不肯全然驯服的异数。
贾母心中还做着“两个玉儿”
成婚的美梦时,凤姐却早已嗅到这煊赫门庭深处散逸出的朽烂气息。
那年元宵节,众人制灯谜,一片欢声笑语里,独她敏锐地捕捉到元春、迎春谜底透出的那缕“悲戚之状”
,心头如坠寒冰。
到了第五十五回,她自己也撑不住了,对着平儿自剖心迹:“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