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林黛玉对外祖母的印象(2 / 4)

加入书签

相处中,她怎么可能不生出亲情之外的感情呢?贾母作为过来人,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可是,贾母对黛玉的疼爱和对宝玉的疼爱是不同的。

她虽然喜欢黛玉这个小孙女,但在为孙子择亲时,却有着更多的考虑。

如果林如海还在世,那么贾林联姻无疑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但如今林如海已逝,林黛玉只是一个失去家族庇护的弱女子,而且她的身体状况也令人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贾母自然会更加谨慎地为宝玉选择妻子。

尽管贾府吞噬了黛玉的全部财产,但如此庞大的一个家族,仅凭这一点财富是绝对无法维持下去的。

贾母心里非常清楚这一点,然而,她却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为孙子挑选一门好亲事上,企图以此来扭转贾府逐渐衰败的命运。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黛玉对贾母的所作所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她终于看清了贾母的自私本质,贾母一心只想让黛玉陪伴在她的孙子身边,却从未真正为黛玉的未来着想过。

而这《葬花吟》,或许早已将林黛玉那悲惨而凄凉的一生展露无遗: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这一句,道出了黛玉内心的高洁与不屈。

她本是纯洁无暇之人,宁愿保持这份清白离世,也不愿陷入那污浊的沟渠之中。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黛玉深知自己命不久矣,如今她为落花收葬,可又有谁会来埋葬她呢?这其中的无奈与悲凉,让人不禁为之心痛。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黛玉自嘲般地说,如今自己葬花被人笑作痴傻,可到了将来,又有谁会来埋葬自己呢?这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更是加深了她的悲伤。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春天将尽,花朵逐渐凋零,这正如同黛玉那渐渐消逝的青春和生命。

红颜易老,时光匆匆,黛玉的一生就如同这春花一般,短暂而凄美。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最后一句,将黛玉的命运推向了极致。

当春天离去,红颜老去,花朵飘落,而那时的黛玉,恐怕早已香消玉殒,无人知晓了。

这《葬花吟》,不仅仅是黛玉对落花的哀叹,更是她对自己悲惨命运的哭诉。

它如同一曲悲歌,在贾府的庭院中久久回荡,让人感叹不已。

陈星正沉浸在对林黛玉命运的感慨中,突然眼前一阵恍惚。

等视线清晰,他竟置身于潇湘馆内。

只见林黛玉正斜靠在榻上,面色苍白如纸,紫鹃在一旁默默垂泪。

陈星心中一惊,意识到自己竟穿越到了黛玉临终之时。

他来不及细想,忙走上前轻声安慰黛玉:“姑娘莫要再伤心,命运或许还有转机。”

黛玉微微抬眸,眼中满是疑惑与绝望:“如今我已看清一切,又何来转机?”

陈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似是贾府众人在为宝玉的婚事忙碌。

黛玉听闻,泪水夺眶而出,气息愈微弱。

陈星心急如焚,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黛玉在绝望中香消玉殒。

恍惚间,陈星又回到了现实,可那黛玉临终的惨状却久久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暗自誓,定要探寻是否真有改变这悲剧的方法。

陈星回到现实后,茶饭不思,日夜都在思索如何改变黛玉的命运。

一天夜里,他在梦中遇到一位白老者,老者告诉他,只要集齐《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判词碎片,便可拥有改写命运的力量。

陈星惊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