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薛蟠和薛宝钗(1 / 4)

加入书签

话说这一日,陈星正津津有味地读着那部经典之作——《红楼梦》。

当读到第三十四回时,一个情节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原来竟是那薛蟠被自己的亲妹妹薛宝钗给冤枉了!

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薛蟠竟然拿“金玉良缘”

来说事儿。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宝钗听闻袭人所言,便心生疑虑,怀疑宝玉挨打的缘由乃是自家兄长在外挑唆他人散布出去所致。

于是她赶忙回到家中将此事告知了母亲薛姨妈。

薛姨妈深知自己儿子平日里的脾气和品性,对女儿的话自然深信不疑。

无巧不成书,就在这时,薛蟠恰好归家来打听宝玉挨打之事。

哪知一进门,迎面而来的便是母亲的斥责。

薛姨妈痛斥儿子佯装憨厚,一口咬定就是他惹出的这场风波。

薛蟠向来名声不佳,可这等子虚乌有的罪名,若硬要强加于他头上,他又如何肯认?心中只觉万分委屈,认定是母亲偏听偏信、错怪了自己。

待到后来,当薛蟠知晓原来是妹妹宝钗冤枉了他之后,更是怒火中烧。

一时间,愤怒冲昏了头脑,他竟扬言要打死宝玉以偿命之罪。

不仅如此,气急败坏的薛蟠甚至还将妹妹的婚事——那众人皆知的“金玉良缘”

给搬了出来作为说辞。

那么,问题来了,被亲妹妹冤枉后的薛蟠,究竟为何会拿这“金玉良缘”

来说事呢?或许是因为在极度恼怒与悲愤交加之际,他已然失去了理智,只想寻得一个能够反击妹妹、让其哑口无言的利器;亦或是在潜意识里,对于妹妹与宝玉之间可能存在的情愫以及那所谓的“金玉良缘”

,他本就心存芥蒂,此番正好借此机会泄一番……个中缘由,恐怕只有薛蟠自己最为清楚了。

这当真是薛蟠被妹妹冤枉之后的一番口无遮拦!

只见宝钗面沉似水地说道:“究竟是谁在这里大吵大闹呢?明明是你率先手持刀杖,气势汹汹地闹腾起来,反倒指责他人在闹事。”

此刻,薛蟠面对着宝钗那一句句条理清晰、言之凿凿的话语,只觉得难以驳斥,甚至比起母亲的训诫还要难以回应。

一时间,他心中焦急万分,只想赶紧寻些话语将宝钗给堵住,如此一来,便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住他说话了。

再加上他此时正值怒不可遏之际,哪里还顾得上思量这些言语的轻重缓急,于是便脱口而出道:“我的好妹妹呀,你也就别跟我在此争执不休啦,其实我早就知晓你的心思了。

想当初,妈妈可是亲口对我说过,你身上有着那块金锁,将来非得找一个佩戴玉石之人方可相配良缘。

而你呢,自那时起想必就已经暗暗留心了吧,如今眼见宝玉那小子身上正好有着那么一块所谓的通灵宝玉,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他百般维护,处处偏袒于他。”

然而,这话尚未说完,便惊得宝钗瞬间呆若木鸡,整个人都气得怔住了。

薛蟠正在气头上时,便如同那脱缰野马一般,口中毫无顾忌地嚷嚷出了“金玉良缘”

这四个字。

不仅如此,他还大放厥词道:“我看啊,咱们家妹妹薛宝钗见那贾宝玉身上有块通灵宝玉,就有意偏袒于他!”

薛蟠这一番言语犹如一道惊雷,猛地劈在了宝钗的心间,直将她惊得当场怔住。

要知道,在这封建礼教森严的古代社会里,尚未出嫁的女子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根本没有自主权可言,更别提什么自由恋爱之事了。

而薛蟠此番话语,简直就是在暗指宝钗因为见到宝玉身上那块玉,便对其动了心思。

这样的言辞倘若被外人听去,那宝钗可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定会招来无数的流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