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关于袭人5(3 / 4)
雯二人起初皆为贾母房中的婢女,然而她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袭人乃是贾母屋中八位大丫鬟之一,每月所领的月例银高达一两之多。
相比之下,晴雯稍逊一筹,属于贾府中的二等丫鬟,其月例仅有区区五百钱。
曾经,王夫人与晴雯有过一番交谈。
当时,晴雯明确表示自己乃贾母之人,仅仅是被安排至宝玉房中罢了。
那么,为何晴雯身处宝玉屋内,却坚称自己归属贾母呢?其中缘由在于晴雯的月例费用始终计算于贾母屋中。
既然薪资由贾母屋放,那晴雯自然便算作贾母屋里的人。
这种情况其实与袭人如出一辙。
尽管袭人作为贾宝玉身边的贴身大丫鬟,可在王夫人尚未更改其月例放方式之前,她的工钱依然出自贾母屋,因此也理应视为贾母的人。
不过,待到王夫人将袭人的月例来源变更为自个儿的月例支出,且不再从贾母屋支取时,袭人便开始宣称自己是王夫人的人了。
此后,若遇事务处理,袭人甚至无需向贾母禀报请示。
袭人原本每月的例钱都是由贾母那边放,然而如今情况有变,袭人的月例不再从贾母屋里支出了,这也就意味着袭人从此与贾母再无关系。
既然如此,按照常理来说,王夫人理应像王熙凤所提议的那样,干脆利落地给袭人开脸,让她成为名正言顺的妾室。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男子在迎娶正妻之前先行纳妾并非罕见之事,而且书中也早有类似的前例可循。
就拿薛蟠来说吧,他当初费尽心机将香菱抢夺到手以后,很快就被香菱的美貌所吸引。
而薛姨妈见到香菱不仅容貌出众,性情也是温柔可人,于是顺水推舟地将香菱许配给了薛蟠,并亲自为其开脸,甚至还大张旗鼓地摆下酒席、举行仪式,就这样,香菱得以拥有了姨娘的正式名分。
这件事情可是生在薛蟠尚未娶妻成家之前呐!
由此可见,贾宝玉在尚未婚配之时,完全具备条件给予袭人一个正式的姨娘身份。
可令人费解的是,王夫人对此始终态度暧昧,并未采取实际行动。
她给出的理由倒是有三条:其一,觉得他们二人年纪尚轻;其二,声称贾政不会应允此事;其三,则担心一旦袭人获得正式名分,恐怕会变得畏畏尾,不敢再规劝宝玉,而宝玉也可能因此愈不听劝告。
虽说这三个理由听起来似乎颇有几分道理,但实际上,这些恐怕都不是王夫人心底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顾虑所在啊。
当王夫人向贾母禀报自己相中袭人的时候,她言辞恳切地说道:“况且那些稍有能耐之人啊,难免会有些不着调的地方。
老太太您是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识过的呀!”
王夫人这番话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实则暗藏玄机。
原来,在这偌大的贾府之中,曾经生过这么一档子事儿——某位丫鬟因其过人之处而得到了正式的姨娘名分。
然而,事情的展却并不如众人所期望的那般美好,这位获得名分的丫鬟渐渐变得行事乖张、颇有歪调。
如今,王夫人虽已默认将袭人设为宝玉的姨娘,并悄悄给她涨了工钱,可为何迟迟不肯赐予其正式的名分呢?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王夫人心中的顾虑正源于此。
她担心一旦正式赋予袭人姨娘之名分,袭人或许就不会再像当下这般全心全意地为宝玉打算,也未必还能不遗余力地规劝宝玉走上正道了。
毕竟,名分这东西一旦到手,人的心态往往容易生微妙的变化。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王夫人真的让袭人成为了姨娘,那么从此以后,袭人便不再仅仅属于贾母或者王夫人,而是彻彻底底变成了贾宝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