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礼尚往来(2 / 2)

加入书签

越近,雾气便越重。

“徐州多山谷,气候比之京都更为湿冷,早晚便雾多。徐州最出名的,便是仙女山,常年云雾缭绕,如妙曼女子身着轻纱而得名。且山上多奇花异草,风光也更是一绝。不少文人墨客赶来徐州,就是为了一堵仙女山芳容。只可惜,咱们来时是冬日,草木凋零。要春夏来,才能观其美景。”

今日日头好,林岁安便改骑了马。

她骑在马上,悠哉悠哉地同兜儿和阿蛮说着徐州的风土人情。

“姑娘对徐州如此熟悉,想来在徐州待的时日也不短。”一个赶车的老者笑着同林岁安搭话。

一路上闲来无聊,林岁安与走在一处的几个镖师和同她们一样随着押镖队伍去徐州的行人混了个面熟。

“徐老爷子,我这还是头一回去徐州呢。只是在书册上见过徐州的风貌,觉得甚美,便记了下来。”林岁安笑着道。

这徐老爷子是徐州本地人,知天命的年岁,却仍在外面跑商。

他自已赶着一辆拉着货的骡车,后面他儿子还赶着一辆。

京都徐州来回一倒腾,父子俩这两车货便能赚二三两银钱。一月跑上两趟,养家糊口绰绰有余。

“姑娘还读书?真是了不起。”徐老爷子赞道。

随即,他看了眼天,叹了口气,便不再说话。

“老爷子您看天做什么?今年冬日暖和,少雪,便于出行。且最初也下了两场雪,虽不大,田地里的害虫想来也能冻死,不会影响明年的收成,岂不是很好。”林岁安问道。

“姑娘有所不知,以前,冬日也碰到过回暖的时候。但隔了些时日,便出现了暴雪。咱们老百姓不怕降雪,就怕暴雪。树枝压断,房屋压塌,百姓受苦啊。”徐老爷子叹道。

林岁安忽然想起多年前济苦寺施粥时,那些无处可归,缺衣少食,甚至被冻死的百姓。

林岁安也抬头望了眼天,“只希望老天爷能慈悲些,叫今年冬日好过些。”

此时的天空高高悬着太阳,洒下来的阳光温柔又和煦,虽仍旧冷,却实在瞧不出要下雪的征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