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虞羲《咏霍将军北伐》(2 / 4)

加入书签

对战争和平的思考,借古喻今使主题更深刻,引发读者共鸣。

2.情景交融,氛围浓厚:诗中环境描写与战争场景、人物情感紧密结合。如“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借景渲染战争紧张,“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以声传情,烘托士兵思乡之情,情景交融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3.语言精炼,气势磅礴:语言简洁有力,用精准词汇描绘宏大战争场面与英雄形象。如“云屯”“鱼丽”“蔽日”等词,生动展现军队气势与战争规模,使诗歌具有雄浑壮阔的气势。

……

解析:

1.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解析:“拥旄”,“旄”指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将军“拥旄”,表明其拥有皇帝授予的军事指挥权,象征着身份的尊贵与肩负的重任。“汗马”,指代奔驰征战使马出汗,突出行程的辛劳与急迫。此句描绘霍去病身为汉朝将领,手持旌节,骑着历经征战的骏马,毅然出征越过长城,展现出他的英勇豪迈以及为国家出征的坚定决心,开篇便树立起一个英姿飒爽的将军形象。

2.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解析:诗人在此着力描写长城的地势。“险”字直接点明长城地形的险要,是天然的军事屏障。“万里与云平”运用夸张手法,极言长城的雄伟壮阔,其延绵万里,仿佛与天际的云朵平齐。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长城的壮丽景色,更重要的是为霍去病的出征渲染了一种宏大、严峻的背景氛围,暗示着此次北伐征途的艰难险阻。

3.凉秋八九月,虏骑入幽并

-解析:“凉秋八九月”点明时间,秋季本就给人一种萧索之感,而这个时节往往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高发期。“虏骑”明确指出是匈奴的骑兵,“入幽并”则表明敌人的入侵地点为幽州和并州一带。此句简洁地交代了战争爆发的时间与地点,让读者对局势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战争氛围。

4.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解析:“飞狐”为地名,地势险要,是军事要冲;“瀚海”指代北方大沙漠。“白日晚”描绘出飞狐地区白昼时间缩短,给人一种压抑、暗沉的感觉,暗示着战争的阴影笼罩。“愁云生”将天空中的云朵赋予了人的情感,仿佛云朵也因战争而发愁,生动地渲染出战场上愁惨、紧张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局势的严峻。

5.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

-解析:“羽书”即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时断绝”说明由于战争的激烈和复杂,通信时常受阻,消息不通,反映出战场局势的混乱和危急。“刁斗”是古代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报警的器具,“昼夜惊”表明在战争期间,无论白天黑夜,刁斗声都让人惊恐不安,从侧面烘托出战争的紧张气氛以及给边境军民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6.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旌

-解析:“乘墉”指登上城墙,描绘霍去病站在城墙上,“挥宝剑”这一动作展现出他的英勇果敢,仿佛在向士兵们传递必胜的信念,同时也有指挥作战之意。“蔽日引高旌”,“高旌”即高高的军旗,众多军旗招展,遮蔽了太阳,既体现出军队阵容的庞大,又烘托出霍将军指挥若定、威风凛凛的形象,彰显出汉军的军威。

7.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

-解析:“云屯”形象地描绘出士兵像云朵一样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形容兵力雄厚。“七萃士”指周王的禁卫军,这里借指霍去病率领的精锐部队。“鱼丽”是古代一种作战阵法,“六郡兵”指来自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这六个地方的士兵,以勇敢善战着称。此句表明霍去病麾下既有精锐的禁卫军,又有来自六郡的英勇之士,且他们列成精妙的鱼丽之阵,体现出军队的训练有素和强大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