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柳恽《独不见》(2 / 2)
成帝时期的富平侯张放,他是成帝的宠臣,生活奢靡,常与成帝微服出游。“赵飞燕”则是汉成帝的皇后,因美貌与善舞而备受宠爱。这里诗人借用典故,暗示主人公曾经可能跟随像张公子这样的权贵出游,归来时又路过如赵飞燕居所般的繁华之地,表明主人公过去有着与权贵交往的经历,生活也曾充满繁华热闹。此句为下文主人公命运的转变做铺垫,通过回忆往昔的繁华,与当下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
4.奉帚长信宫,谁知独不见
-解析:“奉帚长信宫”表明主人公如今的处境,“奉帚”即拿着扫帚从事洒扫之事,“长信宫”在汉代是太后居住的宫殿,后多成为失宠妃嫔的安置之所。主人公如今在长信宫中做着洒扫的杂役,从往昔的繁华陡然跌落至此,境遇悲惨。“谁知独不见”则以反问的形式,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怨。她在这深宫中的孤独寂寞无人知晓,这种无人问津的痛苦,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悲剧色彩,深刻地表达出主人公被冷落、遗弃后的无奈与悲愤。
……
句译:
1.别岛望风台,天渊临水殿:从那远离陆地的别岛,可以眺望到那高高的望风台;天渊池边,矗立着临水而建的宫殿。
2.芳草生未积,春花落如霰:地上的芳草才刚生长,还没有长得茂密成丛;春天的花朵却已纷纷飘落,如同雪珠一般。
3.出从张公子,还过赵飞燕:曾经跟随像张公子那样的权贵出游,归来时又路过类似赵飞燕居所的繁华之地。
4.奉帚长信宫,谁知独不见:如今却只能在长信宫里拿着扫帚打扫,又有谁知道我在这里孤独无依,无人问津呢?
……
全译:
在那偏远的别岛之上,能遥遥望见望风台,天渊池畔,临水的宫殿静静伫立。
地上芳草才刚萌生,还未长得繁茂,春天的花朵却如霰雪般纷纷飘落。
往昔曾追随张公子出游,归来时路过赵飞燕般的繁华之处。
可如今却只能在长信宫中执帚洒扫,又有谁知晓我这般孤独寂寞,无人关怀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