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孔稚珪《旦发青林诗》(2 / 2)
间的飞逝,另一方面又无奈于行程的遥遥无期,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在漫长旅途中对时光与距离的双重无奈,强化了他漂泊在外的孤寂与疲惫之感。
3.草杂今古色,岩留冬夏霜
-解析:“草杂今古色”,写诗人在旅途中看到岸边草丛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仿佛夹杂着从古到今的各种色调。这一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草色如同岁月的见证者,经历了不同季节乃至不同时代的更迭,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兴衰交替和时光的不断变迁。“岩留冬夏霜”,描绘山岩上留存着冬天与夏天的霜痕。山岩在漫长岁月中,无论冬夏都有霜迹留存,突出山岩历经长久岁月,相对人类短暂的生命和匆匆的行程,山岩更具永恒性。此句与上句形成对比,草色变化象征生命短暂与变迁,山岩霜痕象征自然永恒,两者相互映衬,不仅展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观,更引发诗人对岁月、生命的思索,使诗歌内涵更加深沉。
4.寄怀中山旧,举酒莫相忘
-解析:“寄怀中山旧”,“寄怀”表明诗人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出去,“中山旧”指诗人在中山的老朋友,此句表达诗人在孤寂的旅途中,对故乡旧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他把情感倾注在对友人的回忆与牵挂之中。“举酒莫相忘”则进一步想象,希望老友们在举杯共饮时,不要忘记远方漂泊的自己。这是一种温情的期盼,在前面描绘的孤寂旅途和深沉思索之后,以这样充满温情的笔触结尾,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在孤独的氛围中增添了一丝温暖,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元,深化了对故乡和友人的眷恋这一主题,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渴望情感慰藉的内心世界。
……
句译:
1.孤征越清江,游子悲路长:我独自踏上征程,跨越清澈的江水,游子满心悲戚,感慨前路漫长。
2.二旬倏已满,三千眇未央:二十天的时光匆匆而过,几千里的路程却仍遥远无尽头。
3.草杂今古色,岩留冬夏霜:草丛中夹杂着仿佛历经古今的多样色彩,山岩上留存着冬夏未消的霜痕。
4.寄怀中山旧,举酒莫相忘:我将思念之情寄托给中山的老友,希望大家举杯共饮时,切莫把我遗忘。
……
全译:
我独自一人踏上行程,越过那清澈的江水,心中满是悲戚,感慨这游子之路竟是如此漫长。
二十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可那数千里的路途却依旧遥远得看不到尽头。
路边的草丛,好似糅合了从古至今的各种色彩,山岩之上,无论冬夏都留存着未曾消融的霜痕。
我把深深的思念寄给中山的老友们,希望你们举杯畅饮的时候,不要忘了远方的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