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3 / 6)

加入书签

指苦苦(由身心痛苦的感受而生的苦)和行苦(世间万物迁流无常而带来的苦),这两种苦常常如影随形。“三毒”指贪、嗔、痴,这三种烦恼如同火一般在内心自我燃烧,侵蚀人的心灵,形象地描绘出尘世烦恼对人的困扰。

8.贪痴养忧畏,热恼坐焦煎

-解析:“贪痴”即贪婪和痴迷,这种心态会滋生忧愁和畏惧。“热恼”指内心的烦躁苦恼,“焦煎”则强调这种苦恼如被火煎熬一般,形象地展现出因内心的贪痴而导致的精神痛苦,让人感同身受。

9.道心理归终,信首故宜先

-解析:“道心”指追求佛法正道之心,诗人认为从佛法的道理来讲,这是最终的归处。“信首”强调信仰是首要的,应当放在首位,表明诗人意识到信仰佛法是摆脱尘世苦难的关键,决心向佛。

10.驾言追善友,回舆寻胜缘

-解析:“驾言”“回舆”都表示驾车出行,诗人决定驾车去追寻志同道合、能引导自己修行的善友,调转车头去寻觅殊胜的佛缘,表明诗人为了寻求解脱,积极付诸行动。

11.面势周大地,萦带极长川

-解析:此句描绘钟山的地势,“面势”指地势、地形,钟山的地势环绕着广阔的大地。“萦带”将河流比作萦绕的丝带,“极长川”表示河流延伸至很远的地方,展现出钟山周边地域的广阔与山川的壮丽。

12.棱层叠嶂远,迤逦隥道悬

-解析:“棱层叠嶂”形容山峦层层叠叠,连绵不绝,向远处延伸。“迤逦”描绘山路曲折蜿蜒,“隥道悬”突出山路高悬,仿佛悬挂在空中,生动地刻画了钟山山峦的雄伟和山路的险峻。

13.朝日照花林,光风起香山

-解析: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鲜花盛开的树林,给树林披上一层金色光辉。“光风”指雨后初晴时的和风,微风吹过香山,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媚且带有禅意的氛围。

14.飞鸟发差池,出云去连绵

-解析:“差池”形容飞鸟参差不齐地飞起,展现出鸟儿灵动的姿态。云朵连绵不断地从山中飘出,画面富有动态感,描绘出一幅自然和谐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自由与变化。

15.落英分绮色,坠露散珠圆

-解析:“落英”即飘落的花瓣,“绮色”指绚丽多彩的颜色,花瓣飘落,色彩缤纷。“坠露”为坠落的露珠,“散珠圆”形容露珠圆润如珠,纷纷散落,从视觉角度描绘出细腻而美丽的自然画面,展现出自然之美。

16.当道兰靃靡,临阶竹便娟

-解析:“当道”指道路上,“兰靃靡”描绘兰草在道路上随风倒伏的姿态,富有诗意。“临阶”靠近台阶,“竹便娟”形容竹子姿态轻盈、柔美,赋予竹子拟人化的美感,从植物的角度展现钟山的清幽。

17.幽谷响嘤嘤,石濑鸣溅溅

-解析:“幽谷”幽静的山谷,传来鸟儿“嘤嘤”的叫声,增添了山谷的幽静氛围。“石濑”指石上的急流,“鸣溅溅”描绘水流冲击石头发出的清脆声响,以声衬静,使整个画面更具生机与静谧之感。

18.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

-解析:“萝”和“葛”都是藤蔓植物,“萝短未中揽”说藤萝太短,无法握住;“葛嫩不任牵”指葛藤太嫩,不能牵拉,这两句细腻地描绘出登山途中所见到的藤蔓植物的状态,增添了旅途的细节感。

19.攀缘傍玉涧,褰陟度金泉

-解析:“攀缘”表示沿着山势攀爬,“傍玉涧”指沿着如玉石般清澈的山涧前行。“褰陟”意为提起衣服登山,“度金泉”指渡过像黄金般闪耀的泉水,描绘出诗人登山涉泉的过程,展现出钟山山水的清幽与美丽。

20.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解析:在漫长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