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沈约《八咏诗?解佩去朝市》(3 / 5)
托后车兮侍华幄,游渤海兮泛清漳
-解析:“托后车兮侍华幄”,诗人乘坐于后面的车子,侍奉在华丽的帐幕之中,这一场景体现出诗人作为侍从或臣子,跟随在尊贵之人身边,出入皆有华丽的排场,凸显其往昔在宫廷中的从属但荣耀的地位,暗示其与上层统治阶层关系密切。“游渤海兮泛清漳”,描绘诗人或跟随、或自行游历渤海、泛舟清漳的情景。渤海与清漳,一个辽阔壮观,一个清澈秀丽,这两句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游历经历,从侧面反映出往昔生活的自在与惬意,不仅局限于宫廷之内,还能畅游于广阔天地之间,增添了生活的丰富性与浪漫色彩。
8.天道有盈缺,寒暑递炎凉
-解析:这两句以自然现象类比人生境遇。“天道有盈缺”,就像天体运行有月圆月缺,象征着世间万物都有兴盛与衰落的变化。“寒暑递炎凉”,寒暑交替,炎凉变换,进一步强调自然规律的循环往复,不可抗拒。诗人借此感慨人生也如同自然规律一样,充满着变化与无常,为下文叙述从荣华到落魄的转变做铺垫,引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使诗歌的情感从对往昔的追忆过渡到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9.一朝卖玉碗,眷眷惜余香
-解析:“一朝卖玉碗”,用具体事例生动展现命运的急剧转变,曾经富贵之人如今落魄到只能变卖玉碗维持生计,“一朝”突出变化的突然性,强调命运无常的残酷。“眷眷惜余香”,即便玉碗已拿去变卖,仍恋恋不舍地珍惜着它残留的香气,这里的“余香”象征着过去荣华生活的点滴痕迹,体现出落魄之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虽已失去荣华,但仍对过去念念不忘,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强化了命运落差带来的哀伤与无奈。
10.曲池无复处,桂枝亦销亡
-解析:“曲池无复处”,曾经的曲池已经不复存在,“曲池”可能指代往昔的游乐场所或象征美好生活的地方,它的消失象征着过去繁华生活场景的消逝。“桂枝亦销亡”,“桂枝”常被视为美好、高洁的象征,此处其“销亡”寓意曾经美好的事物已逐渐凋零,不复存在。这两句通过对曾经美好事物消逝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衰败、凄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世事变迁的残酷,表达诗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沉痛感慨。
11.清庙徒肃肃,西陵久茫茫
-解析:“清庙徒肃肃”,“清庙”指代宗庙,“徒”表示“空自”,“肃肃”形容宗庙庄重肃穆的样子,然而如今只剩庄重的空壳,暗示曾经的辉煌与庄严已失去实质内容,徒有其表。“西陵久茫茫”,“西陵”通常指曹操的陵墓,这里代指陵墓,“茫茫”描绘出西陵一片荒凉、渺无人烟的景象,表明岁月流逝,曾经的显赫人物也已消逝,其陵墓都变得荒芜。这两句借宗庙与陵墓的现状,以宏大而又苍凉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世事无常、繁华落尽的悲哀,抒发对历史兴衰和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12.薄暮余多幸,嘉运重来昌
-解析:“薄暮余多幸”,在经历诸多变故的人生“薄暮”之时,诗人感慨自己还算幸运。“薄暮”既指傍晚时分,也象征人生的晚年或经历挫折后的阶段。“多幸”表明诗人虽历经沧桑,但仍认为自己有幸运之处,心态有所转变。“嘉运重来昌”,表示美好的时运再次降临,使诗人得以昌盛。此句与前文的衰败、无常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命运的又一次转折,为诗歌带来一丝希望与慰藉,体现出诗人对新机遇的珍惜与感恩之情。
13.忝稽郡之南尉,典千里之光贵
-解析:“忝稽郡之南尉”,诗人谦称自己愧任稽郡南尉这一官职,“忝”字表达出谦逊与自谦之意,体现出文人的谦逊态度。“稽郡之南尉”明确了诗人当下的任职地点与职位。“典千里之光贵”,表明自己掌管着方圆千里之地,身负重要职责,“光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