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沈约《八咏诗?会圃临春风》(5 / 7)

加入书签

这一动作与上句“拂”相呼应,表现出女子随着季节的变换,开始整理衣物。秋衣上的褶皱象征着过去季节的痕迹,她解开褶皱,意味着告别过去,准备以全新的姿态面对春天,也反映出她内心因春天到来而产生的微妙变化,对未来生活有着新的期许。

24.既铿锵以动佩

-解析:当女子穿戴整齐,身上的玉佩相互碰撞发出铿锵的声音。“铿锵”一词生动地描绘出玉佩碰撞的清脆声响,不仅展现出女子服饰的精美,也从听觉角度营造出一种灵动的氛围,暗示着女子精心装扮后准备有所行动,同时也体现出她此时内心的期待与激动。

25.又絪缊而流射

-解析:“絪缊”原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这里可理解为女子身上散发的光彩或气质。此句描绘女子身上仿佛散发着一种光彩,流转四射,展现出女子精心打扮后光彩照人的形象,进一步强调她对自己容貌和仪态的重视,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美好事物的期待,将女子在春日里的心境推向高潮。

26.始摇荡以入闺

-解析:再次提到春风,“始摇荡以入闺”描绘春风摇荡着进入闺房,仿佛春风也带着生机与活力,轻轻闯入女子的世界。这里赋予春风动态的美感,同时也暗示着女子内心的情思如同春风一般,开始在心中荡漾开来,为下文女子的感慨做铺垫。

27.终徘徊而缘隙

-解析:春风最终沿着缝隙徘徊。此句进一步描写春风在闺房内的状态,“徘徊”一词将春风拟人化,仿佛它也对闺房有所留恋,不舍离去。同时也暗示着女子的情思在心中萦绕,难以消散,与春风的徘徊相互映衬,强化了诗歌中那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28.鸣珠帘于绣户

-解析:春风吹动绣户上的珠帘,发出声响。“鸣”字生动地描绘出珠帘碰撞的声音,与前文春风吹动纨素的“响”相呼应,从听觉角度再次渲染出闺房内的氛围,同时也为这静谧的闺房增添了一份灵动。珠帘的晃动与声响,也暗示着女子内心的不平静,她的思绪如同这晃动的珠帘,被春风撩拨得起伏不定。

29.散芳尘于绮席

-解析:春风在华丽的坐席上散下芬芳的尘土。“散”字形象地描绘出春风的吹拂,使得芬芳的尘土飘散开来,“绮席”则突出坐席的精美华丽。此句从视觉和嗅觉角度,营造出一种美好而又略带虚幻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气息弥漫在闺房之中,然而女子却独自一人,更加深了她的孤独之感,也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30.是时怅思妇

-解析:在这样的情境下,满心惆怅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是时”承接上文对春日闺房情景的描写,点明时间,“怅”字直接点明思妇内心的惆怅情绪,将前文所营造的氛围凝聚在思妇的情感上,明确表达出她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因思念远方爱人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31.安能久行役

-解析:思妇不禁发出感慨,远方的爱人怎么能长久地在外奔波服役呢?此句以思妇的口吻,直接抒发了她对远方爱人的牵挂与担忧,以及对爱人长久不归的哀怨。“安能”一词加强了这种情感的表达,体现出思妇内心对爱人归来的渴望,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闺中思妇的相思之情。

32.佳人不在兹

-解析:“佳人”指思妇心中的爱人,这句表明爱人并不在身边。简单的一句话,却饱含着思妇深深的失落与孤独,强调了她与爱人分离的现实,为下文的抒情做进一步铺垫。

33.春风为谁惜

-解析:这是思妇发出的无奈叹息,如此美好的春风,身边却没有爱人一同欣赏,那么这春风又是为谁而存在,为谁而值得珍惜呢?此句以反问的形式,将思妇的孤独、哀怨之情推向高潮,深刻地表达出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