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3 / 6)
,通过对秋天典型景象的描写,渲染出秋夜的寒冷与凄清,借景抒情,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8.上林晚叶飒飒鸣,雁门早鸿离离度
-解析:“上林”指上林苑,是古代皇家园林,“晚叶飒飒鸣”描写上林苑中深秋的树叶在风中飒飒作响,“飒飒”一词生动地模拟出树叶摩擦的声音,增添了秋景的萧瑟之感。“雁门早鸿离离度”中,“雁门”点明大雁迁徙的地点,“早鸿”指早飞的大雁,“离离度”描绘出大雁成行有序地飞过的样子。这两句通过描写上林苑的落叶和雁门飞过的大雁,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勾勒出一幅秋意浓重的画面,强化了秋天的萧索氛围,同时借大雁的迁徙暗示时光的流转,引发对生命短暂和岁月无情的感慨。
9.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
-解析:“湛秀质兮似规”,“湛”有清澈之意,“秀质”形容月亮的美好特质,“规”指圆规,此句将月亮比作圆规画出的圆形,赞美月亮的形状规整、质地清澈秀丽。“委清光兮如素”,“委”有洒落之意,“清光”指月亮的光辉,“素”为白色的绢,把月光比作洁白的绢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纯净、柔和,再次强调秋月的皎洁与美好,从正面描写月亮的特性,为下文借月抒情做铺垫。
10.照愁轩之蓬影,映金阶之轻步
-解析:“照愁轩之蓬影”,“愁轩”点明是充满忧愁的轩室,“蓬影”指蓬草的影子,月光照在愁轩中的蓬草影子上,以景衬情,烘托出轩室中人物内心的忧愁。“映金阶之轻步”,“金阶”代表宫殿中的台阶,说明地点仍在宫廷,“轻步”描绘出有人在台阶上轻轻走动的情景,然而在这清冷月光映照下,即便有走动之人,也难掩整体氛围的孤寂,暗示宫廷中人的孤独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情感表达。
11.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之伤且慕
-解析: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居人”与“别客”对月的不同反应进行对照。“居人临此笑以歌”,“居人”可能是指生活相对安定、身处故乡或熟悉环境之人,面对秋月,他们能欢笑歌唱,享受此刻的美好。而“别客对之伤且慕”,“别客”即离家在外的游子,看到秋月,心中涌起的是悲伤和羡慕之情,羡慕居人的安稳,悲伤自己的漂泊。这种鲜明对比,强烈地突出了望月引发的不同情感,强化了离人愁绪这一主题。
12.经衰圃,映寒丛
-解析:“经衰圃”描绘月光洒落在衰败的园圃之上,“衰圃”点明园圃的荒芜、凋零,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映寒丛”指月光映照在寒冷的草丛,“寒丛”强调草丛在秋夜中的寒冷,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通过描写月光在衰败园圃和寒冷草丛的映照,展现出秋夜的萧索与清冷,深化了诗中的哀愁主题。
13.凝清夜,带秋风
-解析:“凝清夜”,“凝”字赋予夜晚一种静谧、凝重之感,仿佛夜晚的清冷都凝聚在一起,强调了秋夜的清幽寂静。“带秋风”直接点明秋风这一季节元素,秋风的吹拂更增添了夜晚的凉意和萧瑟氛围,同时秋风也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变化,为诗歌营造出一种深沉、悠远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14.随庭雪以偕素,与池荷而共红
-解析:“随庭雪以偕素”,描绘月光伴随着庭院中的雪,一同呈现出洁白的颜色,“偕素”强调月光与雪在颜色上的融合,营造出一种纯净、洁白的视觉效果,进一步强化了清冷的氛围。“与池荷而共红”,月光映照在池中的荷花上,似乎与荷花一同染上了红色,这里描绘出月光与池荷相互映衬的画面,在清冷的基调中增添了一抹色彩,然而这种色彩也在月光的笼罩下显得有些清冷,暗示着美好事物在时光与环境影响下的独特状态,展现出一种微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