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谢朓《齐雩祭歌?黑帝歌》(2 / 3)

加入书签

地的时间减少;“玄夜深”中,“玄”常象征黑色、幽深,形容冬季的黑夜漫长且深沉。这种昼短夜长的鲜明对比,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呈现,更营造出一种压抑、静谧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暗示着冬季万物收敛、潜藏的特性。

2.招摇转,移太阴

-解析:“招摇”指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古人通过观察北斗星斗柄(招摇)的指向来判断季节变化。“招摇转”表明随着季节进入冬季,北斗星斗柄转动到相应位置,暗示冬季的时令特征。“太阴”在古代天文学中指月亮,“移太阴”描绘月亮在冬季夜空中的运行轨迹,体现出冬季时间的流转以及天体运行与季节的紧密联系,反映古人对天象与季节关系的深刻认识。

3.霜钟鸣,冥陵起

-解析:“霜钟鸣”从听觉角度营造冬季氛围,“霜”点明季节,寒霜时节钟声响起,在寒冷空气中钟声更显清冷、悠远,增添了冬季的寂静与肃穆。“冥陵起”从视觉方面描绘,“冥”表示昏暗、幽深,“陵”指山丘,冬季夜晚,昏暗的山丘在夜色中隐隐浮现,仿佛从黑暗中“升起”,给人一种神秘、阴森之感,强化了冬季的肃杀氛围。

4.星回天,月穷纪

-解析:“星回天”描绘冬季星辰在天空中的运转,随着时间推移,星辰在夜空中逐渐移动位置,展现出宇宙天体的永恒运动。“月穷纪”中,“纪”有周期之意,表明月亮在冬季完成了一个运行周期。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一年即将结束,体现古人对时间和宇宙运行规律的敏锐观察,同时也为下文对冬季岁末景象及祭祀活动的描述做铺垫。

5.听严风,来不息

-解析:“严风”即凛冽的寒风,“听严风”让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听觉上,仿佛能真切听到冬季寒风呼啸的声音。“来不息”强调寒风持续不停,生动地表现出冬季风的强劲和持久,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是冬季的典型特征,也从侧面反映出自然力量的强大,让人感受到冬季的严酷。

6.望玄云,黝无色

-解析:此句从视觉角度描写冬季天空的云层。“玄云”指黑色的云,“黝无色”进一步强调云的颜色黝黑,毫无光泽。冬季天空常被这样暗沉的云层笼罩,给人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与前文的寒风共同营造出冬季寒冷、阴沉的整体氛围,展现出冬季自然环境的严峻。

7.曾冰冽,积羽幽

-解析:“曾冰”意为厚厚的冰层,“冽”突出冰的寒冷刺骨,描绘出冬季河水或湖泊结冰后,冰层厚实且寒冷的景象。“积羽”指代堆积的雪花,“幽”字营造出雪花堆积时静谧、幽深的氛围。这两句从冰雪的角度,进一步渲染冬季的严寒和寂静,体现出冬季大自然的冰封之态,万物仿佛在这种严寒中陷入沉睡。

8.飞雪至,天山侧

-解析:“飞雪至”描绘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动态场景,点明冬季降雪的自然现象。“天山侧”则拓宽了诗歌的空间范围,将飞雪的场景置于广阔的天山一侧,展现出冬季雪景的宏大与壮阔。这不仅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也暗示冬季的寒冷和冰雪覆盖范围之广,强化了冬季的严寒氛围。

9.关梁闭,方不巡

-解析:“关梁”指关卡和桥梁,“闭”表示关闭。冬季气候恶劣,为了保障安全、减少物资消耗,人们关闭关卡和桥梁,限制人员和物资流动。“方不巡”意思是不再像其他季节那样四处巡视。这两句反映出古人顺应冬季闭藏的自然规律,调整生活和管理方式,减少外出活动,以适应冬季的特殊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10.合国吹,飨蜡宾

-解析:“合国吹”描绘全国上下一起吹奏乐器的热闹场景,“飨蜡宾”指举行蜡祭并款待宾客。蜡祭是古代年终祭祀百神的重要活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