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谢朓《齐雩祭歌·送神》(1 / 3)

加入书签

齐雩祭歌·送神

谢朓

敬如在,礼将周。

神之驾,不少留。

跃龙镳,转金盖。

纷上驰,云之外。

警七曜,诏八神。

排阊阖,渡天津。

有渰兴,肤寸积。

雨冥冥,又终夕。

俾栖粮,惟万箱。

里情畅,景明昌。

……

赏析:

《齐雩祭歌·送神》是谢朓《齐雩祭歌》组诗的终章,在雩祭活动完成之际,以诗歌形式表达对神灵的恭送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整首诗营造出庄严肃穆又充满期许的氛围,展现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世间福祉的向往。

一、结构与内容:送神过程与祈愿的有序呈现

1.送神伊始:开篇“敬如在,礼将周”,点明雩祭已近尾声,人们始终秉持着虔诚之心,如同神灵真切降临。“敬如在”体现对神灵的敬重,即便祭祀将毕,敬畏之情丝毫未减;“礼将周”表明祭祀礼仪即将周全完成,反映古人对祭祀仪式的严谨态度,为送神奠定庄重基调。

2.神驾离去:“神之驾,不少留”,简洁地说明神灵车驾不停留,即将离开。随后“跃龙镳,转金盖。纷上驰,云之外”,以生动笔触描绘神驾离开场景,龙马欢快奔腾,车盖上金饰转动,神驾迅速向上飞驰,直至消失在云端之外,画面感十足,渲染出神灵离去的神秘与庄严。

3.神灵行止:“警七曜,诏八神。排阊阖,渡天津”,进一步想象神灵离开后的举动,警醒日月星辰,诏令八方神只,排开天宫大门,渡过天河,展现神灵的威严与权力,也体现古人对神灵世界的丰富想象,暗示神灵将回归其所在的神秘领域。

4.祈愿部分:“有渰兴,肤寸积。雨冥冥,又终夕”,描绘送神时阴云渐聚、细雨整夜不停的景象,既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又暗示着神灵的离去带来了润泽万物的雨水,为祈愿丰收做铺垫。“俾栖粮,惟万箱。里情畅,景明昌”,直白表达人们对神灵的祈愿,希望粮食堆满谷仓,百姓心情舒畅,世间景象光明昌盛,反映出古人对物质富足、精神愉悦及社会繁荣的向往。

二、艺术特色:意象营造与语言表达

1.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丰富意象传递情感与营造氛围。“龙镳”“金盖”等意象描绘神驾,彰显神灵尊贵,增强诗歌神秘庄重之感;“七曜”“八神”“阊阖”“天津”等天文与神话意象,拓展诗歌想象空间,构建宏大神秘的神灵世界;“有渰兴”“雨冥冥”等自然意象,借天气变化暗示神灵庇佑,营造出润泽、祥和氛围,为祈愿丰收的情感表达做铺垫。

2.语言凝练:语言简洁凝练,却能准确传达丰富情感与深刻含义。如“敬如在”三字,高度概括人们在整个祭祀过程中对神灵的敬重态度;“俾栖粮,惟万箱”短短六字,清晰表达对粮食丰收的强烈渴望。用词精准,使诗歌在有限篇幅内承载丰富内容,体现谢朓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三、文化内涵:传统祭祀与美好愿景的融合

1.祭祀文化体现:作为送神曲,承载着古代雩祭的重要文化内涵。雩祭是古代祈求降雨的祭祀活动,从迎神到送神的完整仪式,反映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通过祭祀表达与神灵沟通的意愿,期望神灵满足人们对雨水、丰收等需求,是古代农业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

2.美好愿景表达:诗中祈愿内容“俾栖粮,惟万箱。里情畅,景明昌”,不仅关乎物质层面的丰收,还涉及精神层面的百姓心情舒畅及社会层面的光明昌盛,体现古人对美好生活全面、深刻的理解与向往。这种祈愿反映当时社会普遍追求,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价值。

……

解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